众人见苏映雪言之凿凿,说得事实也合情合理,都心知肚明她说的应当是实情。现在又得知她一个女子被追杀,人群中不少人都向她投去同情的目光。
宁王继续问道:“那你又是如何脱身混入俪春院的?”
苏映雪的语气柔和了下来,“后来我偶然遇到一个江湖义士,他可怜我一个孤女,才一路帮我来了京城。我来京城后,一直想设法替我爹伸冤,听说很多官家子弟都会来今日的弦鼓绣球会,所以。。。我才设法混了进来。”
宁王折扇一挥,站起身说道:“你现在就把楚姑娘放了,跟本王一起去刑部走一趟。本王向你保证,本案重审之前,没有人敢再对你不利。”
苏映雪问道:“王爷此言不虚?”
宁王指了指座下人群,“这么多人替你作证,你难道还信不过本王?”
苏映雪一咬牙,这才放下了手中匕首,松开了楚云荷,两个城防军的侍卫走上前,把她押了起来。
楚云荷三步并作两步,扑到了宁王的怀里,梨花带雨地娇声哭喊道:“多谢王爷救了奴家!”
宁王拍了拍她的后背,柔声道:“好啦,让范丽娘找人看看你的脖子,有没有伤到。”
宁王对青楼女子这番情深意重,引来众人一阵啧啧赞叹。
楚云荷本来就惊魂未定,又见宁王对自己那般回护,已顾不上女子的矜持,温香软玉的身子紧紧地靠在了宁王的怀里。
刚才那一番情景,她看得一清二楚。青楼女子哪怕风光再盛,也是命比纸薄。若是没有宁王出面,她说不定已经命丧黄泉了。如今这个男人的胸膛,便是她余生最坚实的依靠。哪怕只是奢望,也越发觉得难舍难分。
宁王不动声色地推开了她,眼风看似不经意地扫过楼上的雅间。
雅间内的青衣书生正在手持茶盏品茶,身姿英挺,却风度闲适。从白衣女子接过绣球走上台开始,陆照昔从没跟他置评过什么,似乎自始至终只是个悠闲的看客。宁王对上陆照昔似有若无的视线,嘴角扬起一条耐人寻味的弧线。
而在另一个雅间内,窗上纱帘低垂,从外面看不清里面的人,只能隐约看到有两个人影倚窗对坐。
卫国公府长史常季临正在为对面的老者提斟茶,这位老者就是大楚朝最富声望的学儒夏侯川。
夏侯川已年近花甲,曾是先帝的老师,被先帝尊为“国之大儒”。虽然他以年事已高为由,不再过问朝政,但是他所带的门生有不少都是在大楚颇有影响力的言官和文官。
常季临与夏侯川同出一个师门,两人相交甚好。常季临自来了京城后,一直忙于打理卫国公府,直到这天才约了夏侯川出来宴饮叙旧一番。两人刚才已将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听得一清二楚。
常季临叹道:“夏侯公,想不到我们今日叙旧,竟然能碰到这等奇事!要不是宁王正巧今天也在这里,怕是楼下两个女子都要被人乱刀砍杀了,你说这算什么事?”
夏侯川一阵苦笑,“你有所不知,京城这帮恶少横行霸道惯了,下面两位可是怀丞相的公子和大理寺卿的公子,猴急着想拿人,此事丞相府和大理寺必定脱不了干系。”
常季临道:“我长期在北境军中,看来对他们所作所为了解还是不多啊!”
“季临啊,如今的朝局,你我都心知肚明。”夏侯川喟然长叹,“表面上海晏河清,背后却暗流涌动。这几年来,朝中有人只手遮天,才会庇荫恶人,助长此等歪风邪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宁王继续问道:“那你又是如何脱身混入俪春院的?”
苏映雪的语气柔和了下来,“后来我偶然遇到一个江湖义士,他可怜我一个孤女,才一路帮我来了京城。我来京城后,一直想设法替我爹伸冤,听说很多官家子弟都会来今日的弦鼓绣球会,所以。。。我才设法混了进来。”
宁王折扇一挥,站起身说道:“你现在就把楚姑娘放了,跟本王一起去刑部走一趟。本王向你保证,本案重审之前,没有人敢再对你不利。”
苏映雪问道:“王爷此言不虚?”
宁王指了指座下人群,“这么多人替你作证,你难道还信不过本王?”
苏映雪一咬牙,这才放下了手中匕首,松开了楚云荷,两个城防军的侍卫走上前,把她押了起来。
楚云荷三步并作两步,扑到了宁王的怀里,梨花带雨地娇声哭喊道:“多谢王爷救了奴家!”
宁王拍了拍她的后背,柔声道:“好啦,让范丽娘找人看看你的脖子,有没有伤到。”
宁王对青楼女子这番情深意重,引来众人一阵啧啧赞叹。
楚云荷本来就惊魂未定,又见宁王对自己那般回护,已顾不上女子的矜持,温香软玉的身子紧紧地靠在了宁王的怀里。
刚才那一番情景,她看得一清二楚。青楼女子哪怕风光再盛,也是命比纸薄。若是没有宁王出面,她说不定已经命丧黄泉了。如今这个男人的胸膛,便是她余生最坚实的依靠。哪怕只是奢望,也越发觉得难舍难分。
宁王不动声色地推开了她,眼风看似不经意地扫过楼上的雅间。
雅间内的青衣书生正在手持茶盏品茶,身姿英挺,却风度闲适。从白衣女子接过绣球走上台开始,陆照昔从没跟他置评过什么,似乎自始至终只是个悠闲的看客。宁王对上陆照昔似有若无的视线,嘴角扬起一条耐人寻味的弧线。
而在另一个雅间内,窗上纱帘低垂,从外面看不清里面的人,只能隐约看到有两个人影倚窗对坐。
卫国公府长史常季临正在为对面的老者提斟茶,这位老者就是大楚朝最富声望的学儒夏侯川。
夏侯川已年近花甲,曾是先帝的老师,被先帝尊为“国之大儒”。虽然他以年事已高为由,不再过问朝政,但是他所带的门生有不少都是在大楚颇有影响力的言官和文官。
常季临与夏侯川同出一个师门,两人相交甚好。常季临自来了京城后,一直忙于打理卫国公府,直到这天才约了夏侯川出来宴饮叙旧一番。两人刚才已将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听得一清二楚。
常季临叹道:“夏侯公,想不到我们今日叙旧,竟然能碰到这等奇事!要不是宁王正巧今天也在这里,怕是楼下两个女子都要被人乱刀砍杀了,你说这算什么事?”
夏侯川一阵苦笑,“你有所不知,京城这帮恶少横行霸道惯了,下面两位可是怀丞相的公子和大理寺卿的公子,猴急着想拿人,此事丞相府和大理寺必定脱不了干系。”
常季临道:“我长期在北境军中,看来对他们所作所为了解还是不多啊!”
“季临啊,如今的朝局,你我都心知肚明。”夏侯川喟然长叹,“表面上海晏河清,背后却暗流涌动。这几年来,朝中有人只手遮天,才会庇荫恶人,助长此等歪风邪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