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外仙门、仙凡路

加入书签


    鹤鸣九霄上,人间晚春时。

    江山万里外,云锁孤峰头。

    绝壁无门道,不识山中颜。

    群峰归来看,云眸众山小。

    云霄门,远离凡间万里外,座落在绝壁孤峰顶。山高不知几万尺,唯有神仙可问山。

    云海茫茫,仙云缭绕。“渡仙台”座落在老树根盘绕的悬崖边上,被绿影环抱,又如蛋落鸟巢。曾经这里是仙门缘客迎来送往的起止处,也是刚入仙门的弟子,想念家乡时驻足“望乡”的好地方。因而不知何时起,有仙门有弟子称之为“望乡台”。“渡不成仙,终是平凡”。

    一入仙门,归途路遥,岁月的成长。仙缘不够的外门弟子,在仙门再次下山收徒时,获恩准放归乡弟子,才有机会跟着离去。

    “渡仙台”的后面。沿着石阶直上,左边驻立一块高长的大石。在不老岁月痕迹的侵蚀下,沾染了灰癍的黑褐色石壁,坑坑洼洼看不见一丝光亮的神彩。碧绿的藤蔓,肆无忌惮地爬绕在大石上,石壁上刻有篆文笔痕的两个大字:“雲霄”。只剩下半边模糊的字影。想必用不了多少年月,绿油油的藤蔓就会彻底侵吞,淹没整块大石。书有道韵的笔痕也将消失匿迹。

    林茂草深,老藤绕株弄颜,缠绕在绝壁悬崖边的老树杈上,形成一道道碧绿的屏障。云雾皑皑,侵叶凝珠,滴滴珠露滑落叶梢,落地滩成涓涓细流;清流直下千万尺,雨化万万纤纤细丝,滋养着悬崖上下,万千苍翠生灵。

    孤悬直下万千尺的深山幽谷里,鸟语花香峭颜,蜂影蝶舞偏偏,林荫猿啼虫鸣,鱼跃荷花湖,响水问蜻蜓,怪石芳草青藤魈立,世外仙山湖影神镜,不染人间烟火仙云渡。

    云霄门的广场外小内大,形象仿佛是巨大的葫芦模影。平整的地面由万千青块石板铺设而成。蕴气缭绕,无风而动,轻柔柔地流过石板缝隙里长出来的杂草菁枝,漂漂荡荡地向着悬崖飘逸。

    广场中间静立着一座三层高的巍峨大殿。历经岁月沧桑,大殿依旧挺拔宏伟;阳光下金光内敛,不见曾经的金碧辉煌;仿如无声的宝塔镇压、綀缚着葫芦细小的“妖身“?还是如一把只剩剑柄在外的大剑,插在这座孤立绝高山内?

    大殿一层正门上的门匾书写有“云霄宫”三个字。廊下众多对门,只有中间匾下两扇门半开;殿中器物看似许久都没有人清扫过,光线射入门内,从缝隙处可看见些许蒙蒙青灰洒落在器物表面上。隐现靠大殿后墙的神台上,供奉着一座目光深睿,面容和蔼的老神像。侧边两对后门开向大殿后面的广场。

    宽大的葫芦广场底部中间,连着一条由石块铺设成的小路,直通到宗门后山的山脚下。

    道路半中间如树分杈:左边是前往门派百亩药田的小道,远观之隐现红兰绿黄紫等颜色,错落间成片成片的显示高矮大小不一;右边是前往门派种植成片成片的果林,树木种群的高矮与颜色的区分,依稀可分清不同的品种,有的正在是树枝苍翠,花苞斗艳,蜂蝶依恋其中;有的树木己经倒枝翻叶树梢挂果,鲜艳果影点点,青黄分明;林中终年可见熟果,挂枝四季不绝。

    苍老的大树根下,鸡群如蚁。年老成“精”的老鸡群常常振翅高飞,飞到老树枝上去啄食鲜美汁多的熟果,后辈小鸡群则在树荫下面,欢快地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果。

    石路的尽头。山壁倒峭的半山腰中,原有许多由显眼石块封着门的小洞府。洞府格局相互层层错开分布在山壁上。门前已有翠绿的藤蔓爬上门檐,树枝也学着探梢围门,如今的小洞府门只余若隐若现在山上。安静紧闭的山洞府不露一点声响,多年来也没见有人影踪迹的出入。山脚老树林荫下,隐现的一排旧山洞口,不见一点人影的气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