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澄冲出用餐室,一步两个台阶地迈下楼梯,穿过底楼厨房的走廊,跑到自家院落的门前,停了下来。
他把目光看向门前院墙左下方突出的狮子头雕像,用手摁了一下狮子的鼻子。
待凹陷进去的狮鼻再度弹起的时候,狮子的嘴夸张地打开,从一条缝拉成了一个宽大的正方形洞口。
与此同时,澄将手掌伸到了张开的狮嘴下方,不一会儿,一个用隐砂做成的实心圆球落入了他的手中。
他手握圆球和药包,打开院落的大门,朝助行站跑去。
到了助行站,一个熟悉的标示牌映入澄的眼帘。他在标示牌前停下,将手中的圆球投入地面上人为凿开的一个孔洞中,伴随着一声沉闷的响声,一个比他脚码大三倍多的深黑色脚印出现在他的眼前。
澄熟练地将脚踩在脚印的范围中,这个深黑色的脚印便渐渐缩小到和他脚掌一样的大小,他动了动身体,深黑色脚印便使他健步如飞。
(助行站的黑色脚印是涵衍人长途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它是由刚才投入孔洞的隐砂丸拍扁制成的,当人把脚放上去后,它似乎和人的意识产生了同步,在加快人赶路速度的同时,还能正常的避让行人。这项技术自诞生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碰撞的事故,因此受到涵衍人的一致好评。
澄父亲所在的研究所紧靠源林的边缘,远离闹市区。如果单纯从居民区步行到研究所,最快也到了深夜,这就是澄选择“脚印助行”的原因。
脚印在使用完后,会送回地下进行加工,还原成隐砂丸的模样,送回各家院落门前的狮子雕像内部。)
澄没空理会路上嘈杂的人声,控制着脚印,忧心忡忡地向研究所的方向行进,脑子里回荡着临走前老妈叮嘱的声音:“记得和你爸道歉。”
成绩不好、睡过头、和人发生争执……以往的小打小闹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澄并不畏惧,然而这次,他闯祸了。
事情还要从上周一说起。
上周一,是新学期的第一天,也是澄在初习学习的最后一年。
为了能让初习的课程内容和高习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以及实操课程有效的衔接,在经过多年的名物课以及其他课程的知识积累后,学生们开始了最后一年的高习预科。
在开始上课前,学库的校长将预科班所有的学生聚集在礼堂中,特地开了一次学生会议,以此来说明最后一年的重要性。在会议中,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激励学生不要放弃,并叮嘱学生在初习的最后一年要更加努力学习,明年在高习学习的时候才不会吃力。
和四级常青的源林一样,涵衍的温度恒定,因而没有季节的概念。人们按照祖上流传的日期规定来制定日历,从而使生活变得有序可循。
例如,学库的学生每年会放两次年假,从而区分两个学期,年初到年中是第一学期,年中到年末是第二学期,倘若没有日期的划分,学库的学段就会乱套。
常青树每天脱落青色的绿叶,人们每天清晨从日历上撕下昨日的一页。就这样在平静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人们感激着先人的智慧,努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在长达两课时的会议过后,预科班的学生在学库的广场上放松了一会儿,便回到各自的班级开始了预科的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