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卉家往事

加入书签


伯父在驰风身上看到了他父亲的影子,不禁怀念起故人来,感慨万千:“如果你父亲还在世,看到你这么有长进,该有多么欣慰!可惜天妒英才啊!

我最遗憾的,是你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正躺在国外的重症室里,无法参加他的葬礼。”

伯父冷不丁地提起父亲,驰风脑子空白了几秒。

小球、点点、小布丁却马上反应过来了,这是有故事听的节奏,谁都不打岔,静静听着。

果然,伯父缓了缓情绪,将往事娓娓道来:

我和你父亲是大学同学,情同兄弟,毕业后又在同一家报社当记者,那时我们常常一起去采访各行各业,暗中调查一些企业和假冒伪劣的生产窝点,虽然遇到过无数困难和危险,也没有退缩和怀疑过。

可是渐渐地,我们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但谁都没有提起过。

后来,我被派到国外当一名战地记者,临出发的前一天,你父亲和几位同事来为我送行。

席间,你父亲忽然问:“你们说,我们这些明察暗访的记者,揭露各行业存在的问题,到底是为了啥呀?”

这要是在以前,我们一定会说什么扶正祛邪、为民发声、报道真相之类的豪言壮语,可是这一次,我们谁都没有说话。

你父亲又说:“难道我们真的是想搞垮那些企业,真的是想让违法生产窝点的老百姓没有饭吃吗?”

“当然不是!”大家一致回答。

张叔叔说:“撇开那些博眼球、赚流量的不说,但凡有点责任心、素质高点的记者,干这一行久了,都会感觉哪里不对劲,可是又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

陈伯说:“对啊,就好像亚健康,明明身体不舒服,可是去医院吧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来。”

当时我说:“可能这是一种无力感吧,问题被曝光后,责任官员停职的停止、免职的免职,当事人被罚款甚至坐牢,处罚的力度可谓严厉,但是惩罚得了一时,约束不了一世,很多问题不但没有杜绝,还死灰复燃了,甚至隐藏得更深更严重了!”

张叔叔又说:“最近这两年,我也常常在反思,是不是我们的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啊?”

你父亲说:“回想一下,我们每次出去调查暗访的时候,是不是总把对方放在邪恶的一边,而把自己放在了正义的一边,甚至有一种战胜邪恶万死不辞的豪情?”

大家被暗暗戳中,不禁笑了。

你父亲严肃地说:“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很多时候,我们从一开始就把双方的关系给定位错了。

这不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为发现者、协助者和服务者,那么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不一样。

想想看这样一个场景:

我们发现某个假冒伪劣窝点,在充分了解到当地群众的生产难点后,报告给相关部门,集全社会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提高生产质量和产量,支持他们推广品牌,让他们堂堂正正地参与市场竞争。

315节目不是“批斗大会”,而是这样的:

某地发现了什么问题,各方齐心协力把问题解决了,解决之前是怎么样的,解决之后是怎么样的,解决过程是怎么样的,民众个个眉开眼笑,争抢着感谢当地部门、某些机构、某些人给予了什么样的帮助,他们立志要做出最好的产品,让大家放心食用使用,最后是官民一家亲、其乐融融的画面。

用引导与助其成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能会更好吧,

重要的是,这样会让大家对中国产品越来越有信心,而不会有嫌弃感,也有利于树立中国品牌的形象。”

在那之后,我们就改变了心态和方法,然后报社的工作越来越忙,听说你父亲出事那天是在寒冬,大家出发得很匆忙,准备不足,还被困在山林里,又遇到了极端天气。

当是我在国外的战地上受了重伤,进了重症室,恍恍惚惚之中梦见你父亲来找我,他说:“我要走了。”

我问:“你要去哪里?”

“去一个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的地方,可是临行有两件事情牵挂不下。”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的第一反应是你父亲的工作有调动,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常见的事情,就没有细细追问,反而关心地问:“是哪两件事情让你牵挂不下呢?”

你父亲说:“第一是未尽的事业,以后要依靠你和同事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