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貌相,一点也不假,对于他,我们都看走眼了,如果那时候他表现出来有现在哪怕三分的好,我也会嫁给他!”
“男人没有不好色的!”
“那是你不了解他,他自从结婚以后,那是相当守规矩,他把规矩看的很重,我也是在回老家的时候才想明白的,可是已经晚了。”
“那阿姨,你现在做我妈妈咋样?我也希望有一个漂亮的妈妈哦!”
“小凡,回去告诉你妈妈,让她放心,她嫁给了一个专注的男人。
不要让她被你爸爸表面给欺骗了!”
“我觉得我妈现在都被我爸爸欺骗了。不是吗?”
“说的是我吧!你回去问问你妈妈,认不认识我?我不会成为她的威胁!”
“阿姨,说真的,你要是嫁给我爸,那才是真的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就你那模样和操守,真的太好了!”
“呵呵,长相是父母给的,至于操守,其实受你爸爸的影响很大的。
我们这几个和你爸关系很好的人,多少都受他的影响。现在想起来,其实不应该认识你爸!”
看着靳信真母女那诧异的表情,李炎也听不下去了,说:“咋说话,你再说下去我成什么人了,开饭!”
“好,大家一起开工,品尝一下我们这里的特色,希望你们以后多来几次!”
看着李小凡那殷勤的模样,看来他是真的间谍!
“小凡,来到阿姨这里了,有没有做什么准备,有没有了解一下我们这里的情况?”
李小凡放下碗筷说道:“阿姨,你这是在考我呀!
了解的不多,只知道月牙泉,莫高窟以及沙漠!阿姨给我普及一下,听听你口中的敦煌会是什么样?”
“就是就是,阿姨说说,我也很想知道!”张希言赶紧接话!
“好,那我就说说看。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这是历史上的敦煌由来!
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是哪个民族,则是众说纷纭。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说,敦煌可能是都货罗(Tokhara)译音,而都货罗也就是当时居住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中国学者岑仲勉认为敦煌的词源是“桃花石;王宗维认为“敦薨”或敦煌为“吐火罗”的音译,并推断敦煌为吐火罗人居住的故地;李得贤则认为敦煌为古羌人语言“朵航”(义为诵经地或诵经处)的对音。总之,“敦煌”地名的词源为汉朝以前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之汉译,这点应是没有疑问的。”
“来,领导,喝口水,看来你可是下过功夫了。有长进!”
白玲斜了一眼李炎说:“那是,被你打击的太狠,不努力怎么办,被人说成不学无术那是相当痛苦!”
“阿姨,这个怎么说?”
“和你爸爸第一次认识相当的不愉快,被你爸爸打击的我都有揍他的心里!”
“是因为你不熟悉你这里的历史吧!其他的他是被打击的对象!”
“嗯,
当时是别人生日,一起喝酒,他说他没上过学,喝酒也不怎么样?由于对他不熟悉,我们几个女孩想着终于碰见一个不能喝的,就商量着把他喝倒,谁知道,我们几个全部喝趴下,哎,说起来全是泪!
喝酒被打击,然后说道历史,这次是被暴击!”白玲说到这里摇了摇头,不说话了!
李小凡看出来了,有些话不适合这个时候说,也就没有追问下去!
这时候李炎看出张希言的失望,想了想还是说到:“我懂得也不多,只是看的书多了,比你们多了很多社会经验而已,给你们说了多少次,要多看书,多看历史书,那里面会让你开阔视野。”
“叔叔,你都喜欢看什么书呢?”
“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比如我喜欢历史,我就多看历史书,不过那是年轻时候的兴趣,现在需要养家糊口,看书追求质量了!”
“李小凡,你爸爸现在看什么书?”白玲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