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参观和州衙门,朱标震惊!

加入书签


中环,衙门大院内。

何深亲自带着朱示参观了整个衙门。

大体的框架不变。

官、差、吏、役!

官是何深,一人兼两职,知县、县承!

差代表了捕快。

衙门有六大捕头。

这是扩编后的样子,原本只有两队,三十人左右。

自从何深上台后,直接增加到了六队,设总捕,麾下六队捕快,每一队都有三十捕快。

这是正式工。

还有就是衙门仆役,这个人数就多了,大部分时间这些人都在各个城区,不会来衙门。

人数差不多有一千人左右,分管刑事、治安、交通等各个差管。

朱标听完,盛赞道:“何大人果然是治世之才,我也算是略有见识,可还从未见过如此富裕的县城!”

“户籍人口超五十万,流动人口也有五十万之多!”

“这都能跟州府相比了!”

“知州大人言重了,就一小县城,不足挂齿!”何深背着手也不谦虚。

逛完了捕头们所在的别院后,又转进了后堂。

这里是‘吏’上班的地方。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文官文员。

忙的都是城内大大小小的政事。

比如农田、养殖、商户等一些民生上的事情。

平常这些文员,都在衙门内忙,人数众多,所以何深在此地建了一栋四层小楼。

分散在城区衙门的人更多。

毕竟要管理的是上百万人,流动人口又大,这个年代没电脑没传真,只能用人来凑。

这也解决了就业。

虽然是临时工,但是工钱跟正式工一样,享受同样的待遇。

对于这些打工人,何深向来很照顾。

他要是不照顾这些人,那么城内百姓就要被这些给照顾出问题了。

“衙门中的小吏,注册人数只有十二人,但是我增加了差不多一千人左右,就中环衙门,就有三百号人!”何深背着走,带着朱标参观着上下四层楼。

来来往往的文员,见到他们只是点头,便各自去忙了。

并没有复杂的拜见问号。

一切以效率为主。

朱标大受震惊,主要还是人数太多了。

京城的衙门都没这么多人啊!

“何大人,如此多的仆役,这开支..........”

他知道和州有钱,可那些钱,他听说都到了商户跟农户手里。

衙门从哪儿来钱呢?

光靠税收?

盐这块可不归县令管。

所以收入跟和州当地的衙门没有任何的关系。

“看来师爷还没跟你说,咱们和州大多工厂跟养殖场,都属于官办!”

“也不能说是主办吧,其中比例大部分由商人出资,衙门出力,再出人,分红的钱,还有税收,就足够应付开支了,甚至年底有盈余的话,还会给大家发奖金,给全城百姓发年货!”何深淡然一笑。

众人来到了四楼,何深的书房。

房间不大。

朱标制止了自己护卫进来,只是跟何深还有师爷走了进来。

“何大人好雅兴!”

房间不大,五脏俱全。

文房四宝坐落在书案上,墙壁上镶嵌着书架,摆放的书.........他一本没听过。

然后在窗边,有着一套藤椅茶几。

没有窗台,窗户就像是和州塔顶楼的落地窗一样。

可以看清外面的全景。

何深摊手道:“知州大人,请!”

“请!”朱标也伸手示意。

两人并肩而坐,一同望着窗外繁华的和州城。

也看到了正对面,还有着一个三层大楼。

占地面积很大。

“何大人,这是?”

“哦,这是法堂,平常负责审理城内各种案件,比如杀人、抢劫、偷窃、盗窃,被总捕房的人抓到后,审理结束,便会移交法堂审理,最终判罚!”

他摆弄茶几上的茶具,一边解释着法堂的构造。

法堂,就跟县令判案一样。

只是何深将这个权力,交给了法堂。

所以他才天天能窝在家里,不然百万人的县城,每天光是小偷小摸的事情,就能把他累死。

现在好了,城内大大小小设立了六**堂。

一级法堂,便是衙门内的那座。

还有五**堂设立在城区衙门内,算是二级法堂。

城外还有三级法堂,设立在镇子上。

如果遇到大案,比如人命的官司,都会移交二级乃至一级法堂判决。

审判前,还会有总捕房的捕快,去将案件重新梳理,以免冤假错案。

看似复杂的结构,其实只要人多了,也没那么麻烦复杂,各司其职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