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征辟为议郎-第2/3页

加入书签
    其实对于太守问之来说,卫宣带兵平定了贼乱,还能有钱粮紧张这已经很好了。

    因为卫宣即将去职别部司马,需要有人坐镇濩泽监督杨奉裁撤军队。卫宣推荐了徐晃作为郡兵司马。对此文直也早有心理准备,不过还需要奏请朝廷。

    徐晃来到濩泽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督邮,晃想跟你去洛阳。”

    卫宣知道徐晃出资真心,他跟着卫宣去洛阳那就是什么职务都没有了,朝廷的功劳也不可能让徐晃超越卫宣。卫宣可是士族领袖卫家嫡子,是这次平叛的首功。徐晃想跟着卫宣去洛阳当然不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是想给卫宣坐保镖。

    “公明,河东未定,杨奉虽然有所收敛,对我卫家也算恭顺,但今后你不可懈怠,需要训练出一支精兵才可能压制他。郡中你想要谁我去跟府君说,卫家的人你随便挑。”

    徐晃也知道跟着卫宣去洛阳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杨奉被招降的情况下。想刘香说道:“如今这城内的军侯都不错,只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留下。”

    徐晃的意思卫宣明白,卫宣要去洛阳了,有些人肯定是要跟着走的,比如杜鹏,你让他当郡兵司马他也不干。其他如柏树、刘铭,卫家可能另外有安排他自然不能点将。

    卫宣想了想也不为难他,于是将之前跟他说过的自己的一些计划再理了一下。按理说五千郡兵至少需要十个军侯。濩泽城内所有的军侯留下都不够。

    卫宣想了想也就不讨论这个问题,只是提醒徐晃要注意队伍的训练,还有就是加强骑兵建设。卫家的三百骑兵是不可能给郡里的,现在郡里只有不到一百骑兵,而且战马都不行。卫宣这个加强骑兵建设太难了。但徐晃这段时间也知道了骑兵的重要性。

    接下来卫宣挨个找现有的军侯们谈话,这些家伙自然一个个率先表态要跟着卫宣去洛阳。卫宣心中早有人选,去洛阳最多带百人,领头的除了杜鹏,杨凌算一个,因为他是几人当中唯一读过一些书的额,还有些智谋,关键时刻还能商量一下。王强也想带上,这家伙的跟踪和反追踪能力不错。

    剩下的柏树、刘铭回归卫家,统率两千私兵。盐池护卫的陶侃手下也需要增加人手。

    剩下的如薛礼、郭业、郑腾、杜冲以及未曾参战的王凯留给徐晃做班底。

    而最先到濩泽来挑人呢不是陶侃也不是王凯,而是陈钟,因为他领到了新的任务,组建白虎堂意外的情报机构——锦衣卫。

    按照卫宣的解释,锦衣卫平时锦衣华服,扮做商人或者士子,跟随卫家的商队和跟随游学到各地建立驻点。负责搜集情报以及帮卫宣拉拢各地名人、猛将。第一批计划两百人,主要活动地点是司隶和豫州。当然洛阳市重点,卫宣不能等自己倒了洛阳两眼一抹黑。

    趁着等待杨奉裁撤贼兵陆续送来的日子,卫宣也开始静下心来将卫家库存的兵书结合以往的战例,整理出一系列兵书,就如同后来的曹操和诸葛亮一样,他将这些书整理好之后加上自己的朱姐和分析,以及新式步兵操典、伤兵营建设等形成了文字,然后让人用佐伯纸誊抄了十几份额,包括徐晃在内机会所有的军侯一级的都得到了一份。

    卫宣也没忘记给杨奉送去一份。杨奉收到后吃惊之后是感动,连忙派人送了许多礼物,算是两人从相识到相斗到如今的和解卫宣为他所做的一切的感谢。杨奉对于为选的感激是出资真心的,眼见到卫宣并没有在归顺的问题上做文章,而是顺利的出人意料,杨奉也知道朝廷可能有别的难处,但河东卫家的态度肯定能够影响朝廷,杨奉和李乐、胡才的人不一样,不会天镇的以为自己这些人和这些地盘就可以称霸天下,如今归顺朝廷之后依附卫家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