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初中

加入书签


    89、初中

    寒假,学校组织老师进行义务补课,学生统一到中学住宿。集中补课的共有三十人,这三十人是中师预选考试的前三十名,这些人也是本校升高中的种子选手。

    中学食堂每天的三顿饭都是一菜一饭,主食是高粱米饭和苞米面窝窝头,菜是三样,熬白菜、炖土豆、大萝卜汤,每个星期一,粮和菜是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的数量自家里背来送进食堂。每个人一共收取十元钱的油盐钱,盐是大粒盐,油是猪囊囊踹炼就的荤油,大锅菜要出锅的时候,舀上一勺子荤油在菜锅的表层使劲地搅拌,这叫“后老婆油”。

    真的难吃,食堂的窝窝头有一股子捂脚丫子味,是三伏天穿胶鞋的汗脚丫子。临死的时刻回想:这一定是这辈子最他妈难吃的饭菜。

    张校长说:“能吃上这样饭菜的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人人兜里揣着三个小瓶子,一瓶子盐,一瓶子辣椒面,一瓶子味精。开吃之前全在饭盒口上抖搂瓶子,咸和辣才能入口。

    在教室里吃饭时,要好的同学彼此交换家里带来的咸菜成了一种乐趣。

    公社成立了总校,总校管辖九所小学和一所初中,我爸离开中学,任总校校长。

    复习的八丫和李天骄也在这个补课班,我对八丫说:“去年预选只要前十名,你都进去了,今年反倒没进去。”又瘦又小的八丫长着一脑瓜子好头发,又浓又黑,双辫自脑后长过屁蛋儿,整个身体的营养都聚到发梢,人有点发蔫儿,头发散开像一头半睡半醒的小狮子。她面无表情地回答我:“今年复习生减三十分后再排名,没进前十五。”“你不上高中吗?”她说:“我坚决不上高中,一定考中师。你说说,哪儿讲理去,十四名你就完蛋,偏偏十五名。”我说:“我八成是个充数的,十五人中我希望最小吧。”“嗨,不好说,谁想过你会进前十五名。初二的时候,老师说你一天只看一本书,讲啥课你都不听,自己干自己的,问你的问题都答非所问,跟谁也不说个话。”我说:“不是不听,以前听不懂啊。增强和你一样,也是只考中师吧。”“去年的前十名,他压根就没进去,今年减三十分更没戏,他今年决定考高中。”我笑嘻嘻地说:“增强算是陪着你吧?哈——。”“别瞎掰,八字没一撇的事。”我问:“李天骄,你呢?”这时我察觉他要走,忙搭个话。李天骄的身材与八丫的对比强烈,他说:“我啊,啥都行,考上个就行呗。”

    中学距离松岭门集市三百米,阳历逢十开集。

    集市正中间有一个羊汤烧饼摊,被墨绿色的帆布篷罩着,中间的面案上,紫红色的枣木擀面杖不停地在面团上滚动,碾轧成的薄饼随即成批地贴入后面炭火炉膛的红泥炉壁上。面案右侧是一摞一摞待售的烧饼,刚出锅的烧饼鼓着肚子。面案左侧是一口特大号的铁锅,架在废铁桶改造成的大灶上,灶膛里的劈材燃起橘红色的火苗,火上窜舔着铁锅的锅底,裹着一层薄薄精肉的肥羊大骨头在锅里沸汤中上下翻滚,不喝也勾引你看上一眼,况且正值寒气逼人的隆冬。大锅边上平台的后排是一溜搪瓷盆,一盆一样:精细的肚丝、口条丝、肺丝、肠圈、薄薄的头肉、微黑的蹄肉、人见人爱的拆骨肉丝;前排是一溜调料大瓷碗,一碗一味:精盐、味素、胡椒粉、蒜泥、葱花、韭菜花、辣椒面、万万不可缺少的翠色香菜干屑。

    “羊汤五毛,烧饼一毛半哪!”摊主不间断地吆喝着,一家人忙得屁颠屁颠的。

    “老板,来一碗羊汤,五个热烧饼。”“来喽!”声到人到,面案底下左手托出一只蓝边的大海碗,右手在搪瓷盆中一探立即缩回碗中,从开头到末尾抓个遍。动作熟练,其实碗里没进多少东西。“老板,多来点口条呀。”“好嘞!”碗先坐到客人面前,然后不紧不慢的在食客眼皮子底下,撒下你看得真真切切的口条丝,随后冲进一舀子滚烫泛白的骨头汤,旁边是一摞五个烧饼由白瓷盘托着。辣椒面胡椒粉放多少就随你个人的口味了,只要碗中货底不净,汤可以给你添加到散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