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电

加入书签


    19、电

    晚饭前,我家来了位稀客,是大爷田宝彦和表哥田春明。田家四兄弟,老二早亡,对于来我家窜门子这件事,田宝坤自己形容道:“我是热炕头,大哥是冷炕梢,三哥是炕腰,不凉不热的。”

    我小声问表哥:“春明大哥,有啥事?”表哥回答:“我在等大叟。”过了一会,听见外面有动静,他起身说:“大叟回来了。”我爸进屋看见田宝彦,说:“大哥来了,肯定有事。”田宝彦看着我爸没有说话,又看看自己的儿子。田春明平时说话嘎嘎的,此时说话有点欠流利,“大叟,听说大队安电灯,要培训一个电工,我有点想法。”“春明,怎么说好哪?”“大叟,我已经不是孩子,木匠弹墨线——照直绷。”田春明微微苦笑着说。“春明,我也是听说的。公社的霍电工几天前订的婚,未婚妻是姜宏河的大姐,在村里没张扬,好多人并不知道,姜家连一分钱的彩礼都没要。这电工的安排大队要听公社电工班的,姜宏河未来的姐夫就是电工班的霍班长。再说了,姜宏河的家庭成分是贫农。”田春明一直站着,听了这话有点激动:“姜宏河,全大队户主的名字都写不全,加减法算不过百,压根不知道有乘除法。可是,人家的所有祖宗就是贫农。”田春明长长叹了一口气。“保送上大学没咱的份,农业技术员没有咱的份,参军没咱的份,当个民兵都没咱的份,下地干农活到样样不嫌弃地富反坏右的后代。”屋子里的人全不作声。

    “大舅爷,大叟,我先走了。”五官棱角分明的表哥走出屋门,估计儿子走远,田宝彦缓缓地说:“我这三个孩子,大闺女算是耽误了,现在轮到儿子,二闺女不敢想啊。”田宝彦使劲提一下鼻气,“我,富农、当权派、现行反革命,能活着回来别无他求。”

    我的大爷田宝彦,曾任杨杖子锰矿人事科科长。他去新疆农场劳教,大妈领着一女一儿回到村里。几年后,田宝彦被放出来直接回了老家,第三年才有了小女儿,小女儿和姐姐哥哥的年龄差一大截。

    高大的园柱水泥电线杆竖起来,三条高压线架在上面,与松木沥青电线杆上古琴弦一样密集的部队国防电话线并行。从东南的松岭门大队过来,斜穿过本大队,去往西北的平房子大队。

    村里安放变压器的石头台已经砌好,在腰队的场院南面,洋灰台面,洋灰勾缝。瓦匠杨明才说:“别老是洋灰洋灰的,标准的名字叫水泥。”

    电工姜宏河,头上顶着新剃的小分头,鼻音很重见人就说:“新剪的头,不是杨立山剪的,这是我花二毛五分钱请松岭门服务公司的郝师傅给剪的,不赖吧?”同时把自己的头低下给人看。“以后,我就去理发铺剪头,郝师傅的手艺就是不一般。”瓦匠杨明才的大儿子杨立山很蜿蜒,会磨理发推子,会修理自行车,会修理缝纫机,是村里知名的理发师。每年过年的前几天,找他理发的人需要排长队,一切都是免费的。

    姜宏河腰里扎条棕色皮带,敞口工具袋里插满工具:螺丝刀、钳子、刀子、电笔。他脚上穿着黄胶鞋,逢人就囔囔着鼻子说:“这是电工培训班发的,纯正的军品,爬电线杆子,就这鞋好使。”刀疤瞧见他的神气样气成鼓鼓的,说:“三脚踢不出个瘪屁的窝囊废。”“对!”田春明也是一肚子气,“真是十七不找十八的,你看他身后的俩东西。”

    姜宏河的身后有两个跟班的,段兴邦是段兴国的大哥,嘴里的舌头尺寸不对口腔的榫卯。那年考高中,出了考场。人们问他:“大学生,考得咋样啊?”回答的话是:考不上也得考啊,兜里还二毛钱那,花呀。从他嘴里出来就变了,“搞不上也得搞啊,肚里孩儿俩嘛啦,刮呀。”另一个,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大名,都喊他老毛。小的时候,发高烧烧得说胡话,青链霉素混合着扎,人醒过来后耳朵不太灵光了。腰队照顾他,给他八头驴放。驴丢不丢,不会数数,他还真有办法,一头驴起个名字,按名字点,“瘸腿哪里去了?王八犊子一只耳朵跑哪去了?”放这八头驴,就知道去南山,天天去南山。和他面对面说话,你得提足气力使劲喊,他还是逮个音儿猜测着来回答。有人冲他干嘎巴嘴子,只要旁边有人大笑,他肯定怀疑在骂他。不是听不见,是听不清。想让他听清,只有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嘣且贴上他的耳朵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