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三

加入书签


    次日凌晨,周远道童海便手执破锣,沿街一阵敲打,召集起众灾民来。那些灾民一听周远道和童海相招,顾不得清早的睡梦,纷纷奔走相告,霎时间七八千灾民已然尽数集中到了客栈粥蓬前。县城街道不过三丈宽阔,七八千人一到立时显得狭小局促,混乱不堪。俗话说“人多嘴杂”不多时灾民们便七嘴八舌议论起周远道二人清晨相招的用意,一个大胡子欣喜的说道“我猜呀,肯定是现在就要给我们发粥,哎呀,这么一算,咱们一天也能吃三顿了,嗨嗨,那也是有钱人家的享受啊”他说话间双目放光,语气中满是激动。一个小老头泼冷水道“哼,想的倒美,我看呀,这公子哥昨晚一合计,说不定就不给我们粥喝了。周围人一听这话都炸了开来,纷纷惊叫“这是为何呀,?昨日个说好了要一直给我等供食的?”有人宽慰道“必不会如此,他既给我们发粥,焉有半途而废之理”那老人又道“半途而废,那又怎地,你也不想想这么多人,一天吃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众人一听那老人言之有理,不由得又担心起来。

    童海站在台上,对大胡子与小老头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心中忍不住戏谑“谁说老百姓都是短视愚蠢之辈,这小老头就颇知常人心思”周远道看见人来的差不多了,说道,“父老乡亲们,大家静一静”他声音虽不甚大,但内功毕竟已是一流境界。这几句话由近及远,远远传开,把灾民的声音都压了下去。灾民一听周远道说话立即止住喧哗,静静聆听。周远道顿了顿又道“今日个小子要说的是一件与大家伙息息相关的大事”他话音刚落那个小老头就急不可耐地问道“什么息息相关的大事呀,莫不是公子不想给我们施粥了”说着躬身跪倒在地,说道“请公子施粥,我等必会感恩戴德,做牛做马报答公子的”长街上多是不明真相之人,一听“断了粥蓬”四字,哪里还能经受得住。纷纷跪倒应和,霎时间长街上跪倒了一大片“哭天抢地,要周远道不要饿死大家,断了粥蓬供应”这人群中多有老人,一个个年岁比周士通还要年长,不少人胡须花白,已然步入垂暮之年,周远道多大年纪,哪能当的起这等礼数,一看这等情形,立时慌了手脚。连声叫道“诸位快快起来,折煞小子了,小子保证,必定不会断了大家的伙食”灾民哪里肯听,跪倒在地,不住哭喊。童海道“都快快起来,我家公子最讨厌人这么跪他了,”灾民们也是不理,只是哭喊不休。童海大声喝道“你们都多大岁数,这不是让我家公子难堪么,你们再不起来,我家公子就当真要断了粥蓬啦,啊”眼见童海一张脸色极是冷峻,台下灾民断断续续的都站了起来,但一双双眼睛中满是求恳的神色。周远道一看众人眼色,心中不禁一疼,说道“乡亲们,大家不必有什么顾虑,米行的米不卖完,咱的粥蓬就不撤”台下众人闻言一阵欢呼。童海趁着势头说道“老乡们,常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咱们现在是有口粮了,可是最多一个月,冬天就来了,各位连一个避寒的茅屋都没有,大冬天的岂不冻死大家伙了”底下众人一个个悲哀道“是呀,谁家有房子容留我等...到底逃不过一个死字....”大胡子叫道“周公子好人做到底,给大伙找个窝棚吧”周远道苦笑道“我现在囊中空空,一分钱没有了,况且就算是有银子,这县府中谁家有房子给大家伙住呢。”大胡子叫道,“有,有房子”周远道疑道“这县中还有人家有这等财力?是哪家货栈的掌柜?小子替大家伙去说项,让大家在他房子里避避风寒,度过这一冬,反正他房子那么多,住也住不完。”大胡子叫道“城东的赵老太爷就有连片宅院三百余所,向来有赵半城之名,城北货栈的本县首富宋掌柜也有二十多所宅院,这两家都是本县的实力派,周公子如果能说的让他们让出一些寓所,那让我等安度冬天也不再话下呀”周远道说道“赵老太爷家我是去过的,房子虽然不少,但也不过是一个六进六出的院子而已,那里能有三百多所房子,大家伙这消息都言过其实的紧了。大胡子急道“不是不是,那间六出六进的房子不过是赵老太爷的私产之一了,城东半片院落的房契都在他的名下了,不信,你问问大家伙儿”周远道向众人投去探寻的目光。那老者从人群中跃出说道“大家伙虽然都不曾见得,但这传闻流传多时,想来未必便是空穴来风”周远道和童海互望一眼,心中均觉的此事十有八九已然成真。周远道说道“既然如此,小子便去拜访赵老太爷一番。看看他老人家能不能为造福乡里一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