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苍傲子他?”伊天杰先听天命子说过苍傲子意外身退亡了,猜到些许,顺着问道。
“起先还好,苍傲子的那支金枪就是现在流传下来的“神枪·风雨”,实际上,直到你来到这个时代以前,真正出世的神异兵器也只有“神枪·风雨”一件而已。苍傲子给他自己参悟到的部分口诀起名叫做“神风诀”,他重入红尘之时,已经修行到了第七层境界,虽然算不得什么,但也还过得去了。”
伊天杰暗暗吐了吐舌头,天命子继续往下说:“当时我认为苍傲子至少应当自保有余,那时剩下的十二兄弟还没有都散去,只想等到苍傲子自己回来,十三兄弟再一起好好谈谈,消除隔合,也就没有过多担心。”
“谁知老七这一去就再没有回来。老四,也就是松废子,忍不住,也离开海岛入世了。之后,十三兄弟各自离去,到了最后,我也禁不住一个人修行寂寞,重回尘世,首先遇上了李耳等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天命子怅然地念了一段文字,伊天杰听出是老子《道德经》里的话。“李耳与另一个人都是当时有名的修士,另一个人叫做元始----我记不得他叫什么原名了,反正当时都是那么叫他的。他们修行的宗旨是无为,主张人不与天争,顺应一切,无为而治。而我修行的宗旨是奋斗,主张要以人力抗天,以个人至高无上的力量来改变整个世界。两方争论不休,谁也说不服谁,不过至少这样的争论对彼此都颇有启迪。”
“如果不发生什么事情,我想我会继续与李耳这些人相处的,也许就在一处修行也不一定。但是听到了老七的消息。从听到老七的消息到最后找到他,我就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最后找到他已经是在周武王的时期。周文王在先人“太极阴阳”的基础上,发明了新的“先天八卦”,以人心参悟天道,时有得悟天机。但最终文王没能修成天道,反而因泄露天机过多,寿命不长,无疾而终。“先天八卦”传到他儿子周武王手上,更进一步,发明了“武王神算”,从我的角度来看,已经是很接近于我们修行的法诀,有些方面,比如说占卜等实际应用,还要超越于我。”
“老七当时也是醉心于“武王神算”,我找到老七,因此结识了周武王,在此之前也认识了姜子牙。姜子牙以前是个潜心修道的隐士,当时却到了周营中任职。我与老七从周武王那学得了“武王神算”,而周武王也与姜子牙一同参悟七弟的神风诀。周武王不是修士,最终没能学会,却与姜子牙合力创出了一种法诀,模拟出七弟“神风诀”第七层的威力。”
“后世传说,周武王以王道治国,在周文王手著太平九要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写下治国、安民、生产等共十六篇文字,名为“太平要术”。后有昆仑门徒却在其中发现有一代道家名臣姜子牙暗藏的道法九篇,神通无比,传说学者甚众,却无能真正运使者。后人将其上篇仍名为“太平要术”,下篇名为“太平八诀”。其实就是出于对“神风诀”的模拟。”
伊天杰问道:“为什么说是模拟呢?”
天命子答道:“因为“神风诀”以及其它神异兵器上所留法诀的宗旨,是要在修行者已身修习出强大的真元力,这也是能够掌握和使用自然界周遭万物,大千世界无上能力的基础法门。每一层境界又分为“体”与“用”两重,“体”者在于对于自然之力的掌握,“用”者在于对自然之力的使用。而周武王身无真元之力,乃是以符咒口诀的形式,变相地驱使风力,威力大则大矣,其内则不值一哂。他所著的“大平要术”着重于对神风诀第七层“体”之一重的模拟,重在威势;而“太平八诀”着重于对“用”之一重的模拟,重在使用,因为使用之法变化甚多,因此又分为八诀。”
“我明白了。”伊天杰总算知道王匡与王凤的两种除神异兵器之外的本事,是由何而来了。想到这只不过是由自己所会的“神风诀”模拟而来的功夫,不由得信心大增。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