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详细的商议和谋划,大家一致同意了严从汉计划。
即兵分三路,分别从安定卫、阳关和哈密卫出兵,强攻东察合台汗国的前沿城池:吐番、罗卜和若里台。
严从汉命廖宏与顾小伍走北线,自哈密卫起兵,攻占吐番;
喻代求率兵走南线,由阳关出发,攻占若里台;
他自己与秦邦锐一起,走中线,从玉门关出发,攻占罗卜。
三条线各率精兵四万。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中线由严从汉和秦邦锐两人带领,若南北两线告急,均可分兵援助。
待三条线均取得胜利之后,效仿此前攻打鞑靼的方式,各派一万骑兵冲锋突进,引起敌军的恐慌,而后步兵稳步推进,逐一攻占城池。
三天之后,三路大军集结完毕,按照约定的进攻时间,各自开始向着目的地进军。
距离若里台较近的阳关,由于平时以防御为主,守兵不多,因此敌军驻守在若里台的兵也不多。
距离吐番的哈密卫虽然驻军较多,但此前属鞑靼管辖,东察合台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一小部分驻军,鞑靼战败后,东察合台汗国还未作好兵力部署,因此,吐番的防守仍然非常薄弱。
东察合台防御最为强悍的地方是中线的罗卜,因为此地一直距离后汉的安定卫、阳关、玉门关较近,一直是东察合台派遣大军驻守的地方。
因此,北、中、南三条进攻线路中,唯有严从汉与秦邦锐攻击的中线最为难攻。
三支部队按照规定的时候到达了预定地点。
严从汉派兵在罗卜城下布下猛烈炮火,一阵炮火之后,开始率军攻城。
严从汉计划分三个批次进行强攻,若是无法攻破的话,便暂时后退十里,再设法诱敌出城。
但是令严从汉及秦邦锐感到纳闷的是,一阵炮火之后,步兵只经过一轮攻击便轻易地攻破了城池。
而且,大军冲入城内之后才发现,此地的驻军非常少。按照后汉军队的编制来算的话,东察合台汗国驻守在罗卜的兵力不超过五个千户所。
也就是说,敌军守城兵力不超过六千人。
四万人强攻六千人驻守的城池,当然很容易了。
而且这六千人还是不擅于守城的骑兵,攻城的却是擅长攻城的后汉军队。
敌军的这一情况,严从汉首先想到的便是,敌人的兵力重心肯定在南线或是北线。
至于敌人为什么会调整兵力部署和到底把兵力重心放到了哪里,严从汉暂时还搞不清楚。
“怎么会这样?明明预料是一场血战,想不到如此轻易便攻破了。敌人究竟是何打算?”秦邦锐疑惑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