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北京和会 1

加入书签


    英军舰队的防空火力此时已经是聊胜于无了。红军先锁定了两艘状态最差的战列舰集中攻击,一艘战列舰面对50架从不同航道突破的海强-3和轰2II简直是束手无策,没过两分钟就被从天而降的鱼雷和炸弹命中了。

    炸弹和鱼雷两种不同呢的爆炸声充斥着整条短短的战列线,间或夹杂着一串锅炉的爆炸声,5艘战列舰没有一艘能逃脱被击沉的厄运。幸存的英国人纷纷穿上救生衣跳了下来,一时间,海面上布满了橘红色的身影,有的人还奋力的挥舞着白旗,三艘驱逐舰驶出了舰队冲上前去,放下PT快艇开始救人,怎么说,英国人也是值得尊敬的对手,何况他们也投降了。

    捞人的工作持续了快一个小时,这才将海面上能看见的敌人都捞上了驱逐舰,600多名俘虏被转移到被俘虏的一艘装甲巡洋舰上开始审问,试图从人群里找出敌军指挥官是谁。可是内务委员会的人经过了多轮拷问,就差毙掉几个俘虏杀鸡吓猴了。还是没有发现敌军指挥官的存在(所有人的口供都是指挥官殉舰了),俘虏里面最大的也就是两个战列舰的准将舰长而已。看样子,那个花岗岩脑袋的贵族真的殉舰了,这让许立鹏的心中有些不悦,他还想和敌人的指挥官讨论讨论呢!

    胜利的消息此时已经传到了北京,而且顺着电波向全国各地扩散,两报一刊(《大清日报》《人民日报》,《红旗》)都按照事先预备的稿子出了号外,荣熙峡手下的宣传部也顿时忙碌起来,干事和编辑门以此为题材开始撰文,就连中央美院的优等生们也接到了创作海战胜利题材的宣传画的任务,这一轮宣传攻势下去,或许会在清国掀起一阵海军热吧!

    3月13日,在德国空军的护航下,红海军远征舰队穿过了英吉利海峡,进入北海海域。20日,红军舰队分别驶入德国基尔港和威廉港停泊,开始了与德国海军为期两周的交流活动,饱经战火的水兵们各种大吃大喝,拿了津贴上岸购物且不提。

    4月5日,远征舰队全体起锚离开了德国,应苏联政府的邀请访问苏联圣彼得堡和赫尔辛基。德军则启程奔向英国,打算好好的报一报五年来被锁在波罗的海的仇恨-----在四月剩下的时间里,大不列颠岛绝大多数港口都遭到了炮击,原本由潜艇干的猎杀商船的活儿现在直接由驱逐舰明目张胆的接替了。英国是一个岛国,面对海洋被封锁的水泄不通局面,它的投降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5月1日至6日,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德国空军对伦敦发动了连续六天不分昼夜的轰炸,5月7日,在南明当局宣布投降两周年的这个日子,英国人终于撑不住了,也步了他们的后尘打出了白旗。22日,全权代表丘吉尔登上了停泊在泰晤士河口的德军“巴伐利亚”号战列舰,向同盟国递交了投降书。

    在一阵镁光灯闪烁后,1000架德军战斗机和轰炸机飞过巴伐利亚号上空,从1914年7月15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到1919年5月22日英国投降,历时1836天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

    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现在是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可是,胜利果实该怎么瓜分呢?

    ……………………

    1919年8月1日,北京和会在圆明园正式召开。这个位面的北清早就进行了军事改革,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人被数倍于自己的清军击败,圆明园自然幸存了下来。常委们本来是打算选人民大会堂的,可是人民大会堂几乎都是阶梯形的会议室,不适合召开这种会议,于是圆明园这个公园干脆直接被腾了出来。

    参加会议的自然是各个战胜国的代表,英国人只有签字的权利和伦敦分区占领的权利。按照事先划分好的席位。清国,德国5个席位,奥斯曼土耳其和奥匈帝国4个席位,保加利亚,西班牙,意大利3个席位,剩下的清国藩属如朝鲜,日本,高棉等一律2个。陈克首先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赢得了后排藩属国代表热烈的掌声,引得前排高鼻子的绅士们一阵侧目,仿佛整个会议都被清国一手操控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