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德国公海舰队在日德兰海战后,一直缩在港口里,处于存在舰队的状态,所以并没有能力越过英吉利海峡拦截从北非和法国本土奔向英国的庞大舰队,而获得了11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8艘驱逐舰的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也被大大加强了。而这又让英德海军的实力差距更加拉大(英国此时拥有36艘战列舰,而德国只有英国一半,18艘)
虽然陈克曾经在舟山“吹牛”过红海军是世界第一,但是那是在计算了航母以后的情况下,而北大西洋的海况远远比西太平洋恶劣,如果天气不好,能不能作战都是问题。光算战列舰,清国只有23艘,也就比德国略强一些罢了(这还是包括预计于今年11月服役的3艘康熙级战列舰的情况),于是,清国要求德国再发动一次与日德兰海战同等规模的大海战,不求进入北海,只求能削弱一下英国人,德国爽快的同意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德国一面将船台上的战列舰改成航母,一面从部署在法国北部的空军基地出动空军对英国进行轰炸,不列颠空战在这个时代提前爆发了。红军的远征军于8月1日开始分批撤出欧洲,打算只留下一个师执行对巴黎的塞纳河南岸进行分区占领任务(按照事先协定,清德双方对巴黎实行分区占领,清方占领塞纳河南岸,德方占领北岸)
…………
“谈参谋,查一下那份弹药消耗记录。”
“谈参谋,把弹射器的故障单拿过来。”
“谈参谋,把这两份飞行训练的文件归档……”
由于受到了陈克的青睐,所以东海舰队的参谋部将谈仁皓破例提升了一级军衔,从中尉变成了上尉,职位倒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一个普通的航空副参谋,而且由于升了一级,反倒给不少正职参谋留下了“幸进之徒”的印象,用军衔压制丢给了他不少原本不属于他的工作,这让谈参谋的工作越发的繁忙起来。
送走了最后一份文档,谈仁皓总算结束了这些繁重的文书工作。“唉,总算忙完了。”谈仁皓拧开保温杯,灌了口牛奶进去,举起手从书架上厚厚的档案里抽出一份南明时代的记录来。过几天,由清,朝,日,暹四国海军一同参加的“红色警戒1918”海上联合对抗演习就要开始了,谈仁皓觉得熟悉一下曾经敌人的想法比较好。
实际上,第二次统一战争中的海战,明军并没有犯什么大错,如果红海军没有从朝鲜,日本和琉球市方向飞来的轰炸机支援,顶多和南明海军打成均势罢了,与其说是红海军赢了明军,倒不如说是红空军赢了明空军,南明海军只是一只战败方的海军,而不是一只失败的海军。
战报里枯燥无味的记录在谈仁皓眼里却变成了鲜活的影像,好似他打开了这场战争的上帝视角一样,在谈仁皓不断扩张脑洞中,双方一次次的战机起飞,战舰对线,闪避鱼雷,冲线雷击都成了他眼前鲜活的景象……他把记录当成了小说来看,不多时就入了迷。直到又一声令人厌烦的“谈参谋”的喊声传来,谈仁皓才不得不合上了档案。
三天后,“红色警戒1918”海上联合对抗演习在那霸以东海域开始,红海军派出了4艘“康熙”级战列舰,4艘“多尔衮”级舰队航母为首的第二,第三特混舰队,与朝鲜海军的“平壤”,“首尔”号装甲巡洋舰等4艘舰艇,日本海军的“最上”“解放”号战列巡洋舰6艘舰艇,暹罗海军的“朱拉隆功大帝”号装甲巡洋舰等3艘舰艇一同参加这次演习。
84艘各型舰艇被分为两方,一个是以战列舰为首的蓝军,一个是以航母为首的红军,双方各有41艘舰艇--------多出来的两艘航母充当导演部,也承担了停泊“被击落”飞机的功能,毕竟,双方都不知道对方舰队的位置,谁也不知道海战会在哪儿爆发。
9月1日8点整,双方舰艇分别在那霸以西,以东250海里某地域完成集结,海军司令许立鹏在“多尔衮”号航母的司令舰桥上宣布演习正式开始。8点一到,红军的司令吴佩孚就下令对225--135的270度方向上,每8度派出一架水上飞机,搜索200海里的范围,并且派出两只由轻巡洋舰率领的驱逐舰分队以20节的巡航速度前出探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