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38(1912)年4月25日。大清红军建军21周年纪念。
21年前的上午10点,在安塞县城的中心广场上,这支光荣的部队终于有了自己的名称。
21年风风雨雨,在光荣的抗日革命,北方解放,反击伪明的峥嵘岁月中一路走来,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人,从一支只有七万多陆军的小家伙,变成了拥有500万誓死效忠党,祖国和人民的战士,海陆空三军齐全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敢轻视的强大军队!
21年后的今天,红军终于有了统一全国的能力。从荆州到瓜州的上千里江面上,超过3000艘川江炮舰,登陆艇,木船,渔船,水泥船从北岸千船齐发,在北岸和船只本身强大的火力支援下,趁着夜幕的掩护,强渡长江!
北京时间04点08分,第一艘载着23名战士的小渔船在荆州松滋县南岸登陆。这段长江的南岸是滩涂,所以每一个战士都背了一捆稻草之类的东西。这艘小渔船由于在前面,还多带了数十捆。战士们兴奋的跑上了南岸,飞快的撒了近百捆稻草在岸边。
几梭子机枪子弹扫了过来,打倒了五六个战士,剩下的战士赶紧趴了下来,开始射击,没过多久,又有好几艘小船靠了岸。一个简易的滩头阵地逐渐的成了形…………
而在距离一千三百多华里以外的浦口--南京段长江防线上,却是决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一艘又一艘的木船或者是渔船被明军强烈的直射火力直接打沉在了江中,到处都是在江上漂流的的战士,虽然红军在渡江时考虑到了这一点,给每一艘船在水线附近的部分都加上了不少扶手或者是救生圈,但是被击沉的船只大大超过了红军的预计,还是有不少红军像风雨中的浮萍一样在长江上漂浮,甚至有少数运气太差的战士直接向东漂去了。长江,又一次被红军战士的炽热鲜血染成了红色。
数千管远程火炮对南京的轰击在发射完毕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按照向小强的建议,南明在年初把部署在南京城区内的近卫炮兵部队规模扩大了三倍。射程可以直达位于浦口老山的第620炮兵军主阵地。当部署在山洞阵地里的数百门榴弹炮结束了第三轮射击的时候,约莫近千发20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炮弹飞向了老山,把原本就千疮百孔的老山砸的又多了数百个大洞,有6门榴弹炮突出的炮管很不幸的被命中了,造成了数十人的伤亡,六门火炮只得暂时退出了战斗。它们会在天明被牵引车拖下山修理-----如果那时候,伪明该死的炮弹停止从空中落下来烦人的话。
五点,620炮兵军被迫退出战斗的榴弹炮竟然达到了48门,而且有3门是彻底无法修理的----不知怎么,其中2门炮被击中了炮口,只能拖回去炼钢了,另外一门竟然顺着炮管打了进去,与一颗刚刚装填进去的460mm炮弹碰撞后爆炸,总重超过350公斤的炸药彻底撕裂了这根重达9。4吨的空心钢管。炮组的十几个小伙子就在一瞬间成为了烈士,顺带还很不幸的伤及了周围的几个战士……
而直到这时,在明军由水泥堡垒,半地下室碉堡,全钢升降炮塔,下放到班的七五小姐,战壕里交错分布的侧射轻重机枪构成的密如蛛网的几乎照亮了天空的火力网的无情打击和穿透下,一艘千疮百孔的,几乎失去动力扬中VII级登陆舰才凭借着他75mm的超厚主装甲带硬抗了成千上万的子弹和炮弹,带着全身的伤痕冲过了长江。靠上了江滩。在叮叮当当清脆的子弹撞击装甲的交响乐中靠了岸。随后,一个排的红军跳了下来,开始构筑几个散兵坑筑成的阵地。
随后,一块长长的钢板被放了下来,从登陆舰里面竟然一下子涌出了6辆12式中型坦克!
插着红旗的坦克凭借着加强后的装甲冲过了第一道战壕,撕裂了明军的防线,越来越多的船只靠了岸,明军的火力也开始分散起来,10分钟后,130辆12式坦克组成了一个攻击箭头,在数百米的宽度上强行突破。
明军虽然也有坦克,但是只装备在人民卫队和铁人军,他们都没有部署在这段防线上。而明军对于坦克的保密竟然出奇的到了过分的程度----除了人民卫队和铁人军第一军,其他明军都不知道坦克的存在,于是,成千上万的明军惊愕的看着远处的钢铁怪物距离自己的战壕越来越近,而手上的步枪和机枪对那个怪物的装甲几乎没有一点用处,怪物身上的火舌却不断的喷射出子弹,几乎一下子就清理了一段战壕。有些明军甚至被吓得直沿着向两边退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