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共青城市区,开拓大街。
上万名工人,农民正在紧急翻修这条长度四公里的,横贯共青城的大街。
为什么?市委一拍大腿下的命令。
为什么市委要下这个命令?因为陈主席要来。按照黑龙江省里的同志,陈克主席将于7月8日到7月11日之间的一个日子来到共青城视察。而共青城的道路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于是乎,市委用陈主席的大帽子和几十万斤玉米和土豆动员了这些挥动着铲子,搅拌着水泥的工农来义务劳动(义务劳动也是要管饭的)
与GZJY们后世抹黑的不同,工农的劳动热情非常高涨,首先是共青城这地方目前只能种玉米土豆,而这东西相对小麦水稻来说几乎不用管。而自己呆在家里可是要吃饭的。在这里做活则是吃公家的粮食,自家倒是省了粮食。而且在这些朴实的工农群众看来,“陈主席是大清人民的大救星”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按照市委的说法,共青城和北京的直线距离是四千华里,坐火车需要一个星期,陈主席千里长征到这里来鼓舞大家进行经济建设,咱们不把整个共青城打扮一新,也太对不起陈主席的厚望了吧?
于是,从市中心那栋十二层高的筒子楼里传出来的口号便在整条大街上响了起来,工人们的进度在连绵不绝的口号声加快了不少,原本八天修补完的路线用了六天就全部修完了。一条坑坑洼洼的“古代官道”在工人阶级团结一心的双手下焕然一新,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随即,共青城的农贸市场也被工人们彻底清理了一遍。原本污水横流,垃圾满地的两个市场仿佛被王水泡过一样干净。然而市委的老爷们觉得还不够,干脆在共青城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每个小学生和中学生都被学校要求,在7月7日之前,每三天交一斤老鼠,半斤苍蝇蚊子交差。这也成了后来共青城的一个大笑话。
而就在共青城60万人民翘首以待陈主席到来的时候,陈克却在视察大庆油田。
本时空的大庆油田由于怕浪费石油的原因(石油是有保质期的)并没有在东北大开发的第一年就开采,而是一直拖延到了1903年8月。而且和后世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不同的是,这个时空的大庆,只有一个油田:萨尔图。而且年产量也只有900万吨,远远不及后世的4000万吨甚至巅峰时期的5000万吨。不过在这个时代也算世界上的一个大油田了。随着石油源源不断的从油井中喷出,大庆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起来。1904年2月,政务院决定将安达县改为大庆市,从哈尔滨分离出来。
陈克下了车,一眼望去,不远处满满都是高耸入云的石油井架。
大庆油田局的局长,总工程师王学喜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迎了上来。
“老王啊,北京一别,我们可是好几年没见面了啊。”
“难得主席还记得我这么个工科狗。”王学喜是一名穿越者。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60年代出生的人,穿越前是一名大庆油田勘探部门的工程师。穿越后的他还算幸运------年龄缩小了30岁。不过经过了十八年的沧桑,王学喜又从一名饱经沧桑的青年,变成了一位饱经沧桑的大叔。
工科狗在北清向来存在感不大,王学喜从光绪十七年开始就被陈克扔到了延长油田去-------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一个油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到东北大开发要开大庆石油的时候,陈克才想起来自己这位苦逼的穿越者同胞,然后给他的行政级别从副厅级升到了正厅级(中央委员会的高配),丢到了一个更苦逼的地方-------大庆。
“这几年可是辛苦你啦。”
“这叫什么辛苦,咱这两辈子都是干石油的命,上辈子不过是个小小的工程师,这辈子和主席你混,我管了整个油田,这有什么辛苦的。”
“孩子多大了?”陈克忽然跳到了这个问题上。
“小学二年级,在北京。”
“真好,我还没有孩子呢……走吧。带我看看你这几年在洼地里的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