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移民规划

加入书签


    “人口普查的数据呢?”政务院的大筒子楼里,陈可逆对着电话听筒说。声音中带着些许的焦急。

    “陈总理,请在等几分钟,马上就送过来。”

    “行,越快越好。”

    “咚咚咚……”

    “进来。”

    秘书无声的走了进来。随即,一沓厚厚的文件被放在了陈可逆的桌子上,秘书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陈可逆可不像南京那位脑卒中的明文皇帝那么胆小如鼠。

    “唉。”陈可逆拆开了文件袋。

    截止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2月1日0时。大清苏维埃社会主义帝国红色区域实际控制人口约为3。11亿人。

    以下是各省的人口列表(精确到万)

    北直隶4338

    南直隶(江北)5234

    山东3992

    山西1554

    湖广(江北)1215

    河南4251

    四川(江北)3647

    陕西1760

    甘肃960

    辽宁1310

    吉林721

    黑龙江640

    新疆北部666

    蒙古王国1012

    5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列表:

    北京315万

    天津198万

    济南146万

    徐州136万

    唐山128万

    洛阳121万

    青岛109万

    ?开封89万

    沈阳77万

    合肥74万

    襄阳59万

    西安52万

    ………………

    繁杂翔实的数据让陈可逆这位日理万机身经百战的总理也眼花缭乱起来。陈可逆站了起来,转身深情的凝视着他亲自画的一张地图,对着秋海棠叶的东北端深思起来。

    后世东北的面积占据全国的大约九分之一,而人口却只有十二分之一。人口密度比较低,而在这个时代的东北,则占据北清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竟然只有十分之一不到。而且将近一半集中在辽宁,与之相反的是,北直隶,南直隶,山东,河南等关内省份却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要不是新政府把地主杀了个人头滚滚,估计这几年河南就要出现起义了。

    不过虽然新政府做了土改,搞了合成氨,但是人口压力仍然没有得到缓解。旧时空由于战乱和人口问题,在柳条边开放后人口大规模向东北迁移。可是在红军大杀四方的当下,位于关内的老百姓的迁移欲望却大大减弱了------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呢?陈可逆不是个喜欢拍大腿的人,可是当前的形势却让他恨不得拍断大腿。

    “难道要强制迁移吗?”陈可逆的脑海里浮现了古代中国为了守卫边疆而强制迁移人口的历史,而在历史上,这些举措的效果实在是不怎么样--------不少百姓在几年后又举家逃回了原籍。

    “唉,果然我们这套班子是临时搭起来的,稍微复杂点的事我就要抓瞎,还是老老实实的抄历史吧。历史上……我真是笨,现成的历史竟然不抄?算了,还是晚上再说吧。自己在这想也没用。”

    当晚,陈可逆在碰头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

    “东北?”在第三届大会后,兰景泉就不太发表看法了,可是这个巨大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嗯,我觉得我们应该想法子移民。”

    “移民很简单嘛,大家在老苏区的时候应该比我清楚,有些穷山村那鬼地方,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干脆去东北算了……”陈克说。

    “至于这批人的安置问题,我看给个几十块钱就行,我就不行他们能从东北跑回去,帝国主义老说我们毒菜,我看这次我们就可以毒菜一点嘛!然后就按照总理想的,通过建设工业基地的方法从关内迁移人口进去。商品粮户口可是个香饽饽。”

    “还有,地主恶霸,还有些满人贵族就丢到黑龙江去吧。就当送他们回老家去,犯人什么的我看也可以送过去,搞几个劳改农场。”

    “这样不错,”

    “好。”

    众人一阵应和,原本很少出现的一言堂的局面再次在常委会议上出现了。

    陈克这才猛然明白过来,自己的常委里竟然有两个军头在里面。“军人干政可是大忌啊。天……自己的脑子是不是被身体给拉低智商了?健康的例子还摆在眼前呢!下一届让他们下去吧。自己的位置可是一定要保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