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辆四轮马车随着朝阳依次开上主干道的硬化路面,转了几个弯,停在一个写着“大清劳动党中央党校”的小院门口。
陈耀阳走在最前头,带着他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走进了左边的一栋灰色建筑,上到二楼的礼堂。陈克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同志们好。”陈克洪亮的声音从讲台上传来。
“陈书记好。”下面的同志随着陈耀阳一起起立。
“行了,都坐下吧。”
“首先欢迎大家不远千里的从长春一路奔波到中央苏区来,这一路上,你们辛苦了。”
“为了能到中央来学习,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陈耀阳领着下面的人回答道。有的出身保险团的同志则没有改过口,叫“为人民服务!”,惹得周边的人发出一阵笑声。
“今天是12月10号,明年4月15号中央会安排火车送你们回长春。在这小半年的时间里,我对大家提三点期望。”
听到这里,下面的有些机灵点的同志已经掏出了小本子和钢笔,唰唰的记了起来。
“一,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做好理论学习。哪怕是现在的中央苏区,还有一些地方曲解,不理解上面政策导致工作上出了错误的情况,可想而知天高皇帝远的东北苏区了。希望你们在党校学习以后,能充分的理解安塞和长春的政策,不要闹了笑话,砸了咱们苏区的招牌。
二,多提问,多思考。真理是越辩越明的。马克思主义说起来容易,就五个字,可是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不少人往往带着封建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残留,难以打破旧思想的框子,这没有关系,我自己的都不敢说自己完全能打破。但是没有打破,我们就要努力去打破它,党课以后听不懂,可以抱着书问教员嘛!咱们的教员可不是白区的那种私塾先生,是很有耐心的------他们不少人可是教过文盲识字的。我听说东北苏区也开展了扫盲运动,下面在座的不少同志应该也参加了这个运动吧?连教文盲的耐心都能拿出来,难道各位觉得自己还不如文盲嘛?(全场笑)
三,当你们坐上火车,回到东北以后,要把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东西,灵活运用到工作,战斗和生活中,上面的官僚主义者要捣乱没关系,中央给你们撑腰嘛!
我的话说完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最后祝大家在这小半年的参观学习时间里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把他们灵活的带回东北去!”陈克走下了讲台,下面传来一阵叫好的声音。
为期五个多月的学习正式开始了。来自东北苏区的党员们在这里学习了成熟正确的理论知识,也看到了赫主席(赫舍利是长春人民委员会主席)用粗糙的预言描绘的新社会的缩影。“什么时候东北苏区也能这样呢?”不少人的心里这么想着,对苏区的自来水,电力和道路,乃至丰富的物资都产生了极大的羡慕,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前世的共产党员看苏联的那种眼光,不过和苏联不同的是,中央苏区和东北苏区最终会合二为一,成为新的中国,所以,这么一点羡慕的眼光就足以遏制东北苏区那点分离主义的苗头了。
作为穿越者的耀阳自然不是这样,不过和其他党员相同的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中央的真实存在,之前天高皇帝远,东北苏区实际上就是“赫萧陈”三人说了算,对他来说,中央只是偶尔在电报上看到的词语罢了。可是这一路上的见闻加上参观了一圈安塞周边,陈耀阳才感受到了中央巨大的的力量。曾经有点可笑的独走想法此时彻底被斩草除根了。
…………
“都给我放精神点!别特么懒懒散散的那个熊样子,和俄式绿营一样。等会东北苏区的同志们要来看我们训练,个个那个怂样还不让人笑话?”王山骂骂咧咧的对着他的兵训话。
听到东北苏区这个词,战士们脑子里顿时炸开了锅:什么时候东北也有苏区了?这是见识多的。见识少的则压根不知道东北在哪儿---战士们虽然都认识几百个字,可是扫盲班并不教地理啊。
不过窃窃私语的声音是几乎没有的,保险团的军纪就是比满洲八旗的二十四个军和淮军的六个师还要好上不少,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