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八零年代的窝囊老实人(22)

加入书签


大型加工机器和包装机器进了食品厂之后,日子就像是按了快进键一样,忙碌着忙碌着,就到了杜二嫂生产的时候。

        她是去年7月中旬怀的,虽然前期身子骨弱,孕期反应艰难了些,但有家里人的细心照顾,以及杜北不计成本的食补,到了孕后期反倒没那么受罪了。

        生产也是,杜北掐算着医生说的预产期,早早的把二哥和嫂子塞进医院里,住了小半个月,杜北的小侄子平安落地。

        婴儿生下来第一个抱的人就是杜北,至于杜南,正在产房门口泪眼滂沱的做望妻石呢。

        后来,杜南给孩子取名顺生,希望儿子一辈子顺利的生活。

        小名则在杜南的坚持下,让杜北取了,杜北思索了一下,“那就叫平安吧,希望我侄子一辈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小平安在四叔的奶粉攻击之下,很快就养的白白胖胖,非常讨人喜欢。

        但要说全家最喜欢小平安的,还是小军,他终于有弟弟了,弟弟还又香又软,别人家的弟弟一碰就哭,他弟弟不会,就算是不高兴了也只是瘪瘪嘴。

        除非是拉了、尿了,否则,小平安都不哭不闹,看到哥哥就笑,只要哥哥在,小平安的眼睛里就成不下别人。

        要不是因为小平安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小军都舍不得眨眼。

        “哥,我想让小军去乡里上学,以后要是能考上大学,一辈子就安稳了。”

        杜北忙过了机器入场的时期,现在食品厂已经平稳运行了,小侄子也平安生下来,现在就要考虑大侄子的将来了。

        杜尹村有小学,拢共只有四十来个学生,也就分大小班,一二三年级都是小班,四五六年级是大班,6岁到12岁的孩子都可以去上,只要掏书本费就成,一年也就是三块多钱。

        这两年村里人手里稍微有了点钱,村小学的学生也多了一些,现在是分成了三个班,两个年级一个班。

        为此村里又招了两个小学老师,其中一个给了知青们,这些知青之间还为了这个名额闹别扭来着。

        “这不成,政策不允许,小军也不是那块料。”杜东自然也想孩子能成才,可是他家小军坐都坐不住,六岁就去上一年级了,还是活蹦乱跳的,字还没认全呢。

        杜北没想到还要这样的限制,也有些发愁,无论如何,知识都是最宝贵的,村小学他去旁听过,说实话,水平是真的不咋行。

        带着忧愁,杜北回家不到一刻钟,就被林青舒看出来,“阿北你在发什么愁?”

        杜北就把他想让小军去好一点的学校学习以后好考个大学的想法说了,林青舒拨弄了一下金标钢笔的笔夹。

        “那不如让小军下了小学来家里,我给他补课,你说呢?”

        林青舒眼里满是笑意,“反正一个羊是放,两个羊也是放,教一个笨蛋是教,再教一个小笨蛋,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