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纯偶遇 师从韩龙学剑

加入书签


        于臬见礼毕,于圭道:“向日不知何故,太守试你三道题目,从此以一全无音讯,按照礼制,满二十五个月,你可以除服了。”

        于臬道:“阿爹可曾派人去过问?”于圭道:“恰逢年底,各路太守正向刺史报一年工作,督邮和三老,皆不在郡中。”

        于臬有些失落:“既然如此,小子还是听天由命吧。”于圭道:“我儿莫急,待明年,我亲到郡中一问。”于臬道:“阿爹,小子还是自去洛阳,找下祖父故旧,先谋个出身,再图寸进吧。”于圭道:“且待商议。”

        过了一月,于臬除服,仍住在庐里,他知道,在明年,也就是224年四月,曹丕将在太学实行五经课试之法,既然羊太守试三道题目之后再无音讯,其中必有缘固,不如自己到洛阳太学去学习,凭本事谋取功名为妙。主意已定,于臬不再悬望,仍在庐里专心读书。

        此时正是十二月天气,小寒之后,天上竟然下起雪来,初时飘飘洒洒,后来纷纷扬扬,好一场大雪。于臬既已除服,便也可以喝点热酒,家仆将酒烫了,又生起炭炎,在庐中品酒观书。那雪从早下到晚上子时方歇。整个山河大地,成一片白色世界。

        于臬见仆人已睡,思绪万千。自己穿越到三国,既没有金手指,又没有开挂,更不用说武艺高强,用兵如神,只会一点骑马射箭的基本功夫,又不是穿越到门弟高贵的世家子弟之中,可以一飞登天。指望靠羊家太守引荐,不想再无音讯。“难道是我答题有误,不合太守口味,或是更有才气之人占用指标,自己无法寸进?”一时之间,于臬思前想后,不由披衣起床,信步走出庐来。

        此时雪已停下,山下皆白,于臬一边信马由缰行走,一边思索,忽然脚下一绊,好像有个人在地上,他这才回过神来,正欲爬起,一柄冰冷的长剑,已经架在自己脖子之上!

        事出仓促,于臬不由大惊。仔细看那地上之人,那人全身黑衣装束,以布蒙面,只露出两道比冰还冷的目光。

        于臬想到,泰山曾有四大寇:孙观、吴敦、尹礼、昌豨。莫非此人是个贼寇?想念及时,于臬头皮发麻,但见那人长剑始终没动,于臬道:“你是何人,为何如此?”那人不语,突然之间把剑收回,说出冰冷一句话来:“你在此何干?”于臬见此人不杀自己,心中稍安,道:“某乃是本地人氏,因祖父过世,特在此庐墓守孝,因见大雪,信步走到此处,不想惊扰了壮士。”那人语气稍缓,道:“既然如此,扶我起来。”于臬站起来,正欲用手去扶,忽见青光一闪,那人右手持剑朝自己咽喉刺来,然后抵住肉皮停住,再不前进,力道拿捏之准,当真世之罕有。于臬不由得停了下来,那人道:“扶我起来。”于臬不得已,喉咙抵着剑尖,近身向前,挽往那人左臂,向上一抬,那人右手剑尖,始终不离于臬咽喉半寸,于臬知道,自己遇到一个使剑高手了。

        他一挽那人左臂,觉得很是温热,异于常人,“难道他是世外高人,有浑厚内力?”于臬想起武侠小说的情节,暗暗想到。那人坐在地上,吐出一口浊气,脸上黑布,仍没有揭下。他将剑忽地收回,反手持剑,剑尖仍对着于臬,道:“某姓韩,乃是游侠之人,不想经过贵地,风寒发作,恰逢天晚,病倒在此,还请公子行个方便。”于臬道:“在下姓于,既然韩壮士受寒,某见义不为,是为无勇,此处离家尚远,庐中有炭火热酒和熟食,还有姜汤,不知壮士敢去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