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义商之道,后继有人-第2/3页

加入书签
        商民出行,须申领得“路引”(通行证)方可。

        路引详细注明商民姓名、乡贯、去向、外出原因、日期与体貌特征等,以备查验。

        对待商人,就如防贼一般。

        官员们还限制路引的发放数额,导致官员借机收费乃至强索,加大了商民申领路引的难度和成本。

        商人还承担着纳粮钱实边的任务,必须亲自将粮料运至边境。

        此等规定不仅过多地浪费了商人的经商时间,同时还注定了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粮料耗费或别的风险。

        至于这些损失统统都要商人自己来承担,这无疑是对商人的严苛盘剥。

        最为明显的抑制,便是对商人衣着的鄙视。

        农民可身着衣、纱、绢、布。

        商贾止衣绢、布。

        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纱。

        明明拥有家财万贯,却不能身着锦衣华服,分明是洪武大帝送给商人们的黑色幽默。

        “贱籍?沈老何必妄自菲薄?”

        岳麟轻笑道:“在本官看来,工商皆本!”

        “如今百废待兴,荒废之地无数,皇上自然要倾斜政策,扶持农户。”

        “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皇上收的商税,较之大元朝,已经少了许多。”

        沈万三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拱手道:“没想到大人竟然看重我等商户!以后若是在应天府做生意,有沈某能帮忙的地方,还请大人告知!”

        岳麟言语中,充满真挚,并无虚假之色。

        更因为他本身便经营凤阳衣铺,虽说是打着韩水云的名义,可这等行径,在清高的士大夫眼中,已经是下贱行为。

        高贵的士人阶层,岂能去行低贱商贾行径?

        岳麟不仅做了,还做的津津有味。

        这也是沈万三决定来见见他的原因。

        “那本官便先行谢过沈老了。”

        岳麟轻笑道:“不过本官以为,商人重利,完全违背了陶朱公当年的初衷。”

        岳麟口中的陶朱公,正是传奇人物——范蠡。

        这位奇才帮助越王勾践复仇吴国后,便带着西施隐居,化名陶朱公,开始了经商的传奇之旅。

        “薄利多销,不求暴利,经商求诚信、求道义,方位商人之道。”

        “范蠡三致千金,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且淡泊名利,这才让他成为一代商圣,受后世敬仰。”

        “论经商之道,沈老已经不弱于陶朱公,至于如何与天家相处,便要看沈老想争一时之利,还是万世之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