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有人喜有人忧!【求收藏哦!】

加入书签


本来有些瞌睡的众人,也是立刻打起了精神。

        内心激动不已。

        刚开始进入仕途中的职位,决定了以后他们能走多远。

        毕竟在一个职位上可能要做很久,刚开始职位高一些,以后升起来也相对顺利一些。

        这关乎众人前途,都想要知道自己会被封什么官。

        而大殿中的朝臣们更关心这次的榜首!

        毕竟能写出如此精妙文章的状元,不知官家能册封什么品级的官呢?

        他们觉得给武植起步一个从四品到五品之间的官就很不错了。

        毕竟这是起步。

        此刻武植仔细听着。

        上方太监继续念道,先是给在场的其他进士封了一些小官。

        大宋,中了进士是可以直接封官的,这比在唐朝要快的多。

        隋唐确立科举制的时候就有了进士。

        但在隋唐,考上进士只是获得了士的资格,也就是有了当官的资格,而不是马上就可以做官。

        能不能做官,还要看运气。

        换句话说,考上进士是个人的努力,但能不能做官,这还要看历史的进程是不是给你这个机会。

        很多人考上进士之后就一直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

        在科举制比较成熟的唐朝,考中进士,当官叫释褐。

        意思是新进士行释褐礼,脱去了布衣而换穿官服。

        但要释褐,需要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推荐才行。

        所以很多人考完进士也不能马上当官,还要在京城参加各种圈子活动,结交权贵来获得推荐的机会。

        而那些运气不好,或者性格不太好的人,就很难得到这样的机会。

        比如李白,考完进士之后就一直没有得到什么做官的机会。

        也是因为这个制度性的规定,让当时的京城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很多人都不满。

        现在宋朝这些进士,就轻松多了。

        众人竖起耳朵听着。

        上面的太监念道:“河北路,东平府,贝州清河县,王韬,封为伊县县丞。”

        这是一个小官。

        听到这话,王韬内心当即沉到谷底。

        这县,他都听都没听过,肯定很远。

        在一个,他一个进士,跑到这么远地方做一个县丞?

        王韬顿时想吐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