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武则天的戏精儿子们上场啦!-第2/4页

加入书签
        “听人说,因为天皇天后带着朝廷搬去了东都,又迁走了不少长安人。东都虽然富庶,可当地的产粮不能养活迁入的这些人,于是就建了储粮的大粮仓,长安周边的粮食也都源源不断的往东都运。原本去年长安先有天灾,今年粮食本就勉强供给,正等着东都运粮来补缺口。没成想,还没等来运粮,东都先发了大水,一发水,驿路就断了。想来定是东都自顾不暇,这才让长安周边断粮的灾民跑来城外聚集,听说长安城外的百姓缺粮数日,已经有饿死人的事儿了。”十一把前因后果打听的明明白白,一字不漏的汇报给姐姐。

        “原来如此,竟然有人饿死了,看来灾情定是很重了。十一,你赶紧把家中的口粮分成十小份。每个弟弟妹妹一份,孟诜一份。还有一份记得是瘦坨坨的。我现在去东市转转,看看街上的情形。你就看好家。”

        玉土安排好家里,独自去了东市打探情况。她熟读历史,知道古代的饥荒每次都伴随着次生灾害,什么贪官污吏,鸡鸣狗盗,甚至人吃人的人道主义危机都有可能发生。

        如今朝廷重臣和天皇天后都被大水困在东都。而留守长安的监国是太子李显。玉土对这位唐史上记载的无能皇子不抱什么希望。

        长安,东宫内。

        一个大腹便便,有些油腻的矮胖男子正来回踱步。他的对面跪着为城外灾民请命的老臣刘仁轨。

        刘仁轨奉天皇天后诏令,特留在长安辅佐太子监国。

        在得知长安城外出现灾民时,太子竟然命守城兵将即刻关闭城门。刘仁轨被太子的举动惊呆了,连忙进宫,在东宫跪了一夜才等到太子睡醒。他苦口婆心的请旨:“太子殿下,数万灾民来到长安,守城将领三次前来请命,若再不出城赈灾,那些老幼妇孺会有性命之忧。”

        “爱卿先下去吧,等着,等着。”

        太子李显一听刘仁轨开口,便不耐烦起来。才出来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他又晃晃悠悠的回了后宫。

        “哎!”刘仁轨辅佐过两位大唐帝王。太宗英明神武,高宗仁慈宽厚。如今这位储君简直是基因突变,昏聩无能,懒惰无心。辅佐这样的监国太子,真是要了老命了。

        刘仁轨缓缓起身,一声长叹,既叹眼前的危局,也叹大唐的长远。他深知自己留守长安,是天后的主意。他并非后党,天后不让自己随朝廷迁往东都,偏要将这烫手的糊涂太子交予自己手上,若出了事,恐怕难逃一劫。他一甩袍袖,又急又气的离开了东宫。

        李显摆脱了老不死的刘仁轨,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后宫,一路跑到自己依赖的韦氏腿边,将朝靴一甩,一骨碌躺在了韦氏大腿上嘟着嘴撒娇。

        韦氏无奈,“都多大的人了,孩子们都快当父母了,太子还是一副小孩模样。让人看到了如何是好?”

        李显噘着嘴道:“谁爱监国谁监去,原本太子就是个摆设,哪里有当王的时候自在。如今什么都来问本王,本王怎知如何是好。这太子的位子是有催命符的!麟德元年,废太子忠就被赐死在黔州,死后暴尸荒野,无人下葬。就算他不是母后亲生,到底是父皇亲生的啊,怎就落得如此下场。再说皇兄弘,倒是兢兢业业,哪个都说他像父皇,仁爱有礼,熟读《礼记》、《春秋》。他八岁开始监国,朝野上下无人不称赞,可去了趟东都,竟然暴毙在了合璧宫的绮云殿。怎么吃了母后赐的一碗羹汤就死了呢。对外说是沉瘵婴身,旧疾增甚,谁不知道是碍了母后的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