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5年。
大周立国第四十二年,大周皇帝周仁寿在位的第四年。
南方的洪灾和北方的旱灾,让太多太多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
当所有的问题集中在了一个时代的时候,那么天灾变得就有些匪夷所思。
会不会,皇帝失德,故而降此灾祸用来警醒世人?
一时间,民间引起不少流言蜚语…
寒冬腊月,天降飞雪。
大周的皇帝周仁寿站在花园的凉亭之中,望着漫天飞雪面色沉重,太监拿着毛绒大衣在一旁候着。
“这雪下的可真不是时候啊。”
周仁寿暗自叹息。
北方的胡人年年南下,对于大周以北的辽州等地频频骚扰。
他们杀人、放火、抢粮无恶不作。
而守城的官兵似乎…
在加上自己从登基以来,连年的天灾。
两头的问题,周仁寿仔细琢磨后下定决心,北上伐胡。
这个计划早在几年前便是定下来,奈何因为朝中的种种原因迟迟拿不下决心。
毕竟,南方还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冒然调兵有失稳妥。
可是,他真的也是没有办法了啊。
先帝那一套重文轻武的决策,也就导致了现在朝中竟无一可用敢用之将。
那些个文臣们分为两个派系,各自为战。
武将们也不甘心没落与朝堂之中,只能被迫加入苟延残喘。
这根本就不是那个当初那个以武立国的大周了。
即便是他满腔热血的想要把大周提上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没有解决各种问题之前,也只能是空幻想而已。
关于这一点,周仁寿想的很明白。
有些问题,必须得解决,不能在留给下一代。
即便是在艰难,也要走下去。
看着满天飞雪,周仁寿拿定主意,他转过身来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太监道:“刘福。”
那叫刘福的太监急忙应声道:“奴才在。”
“去催一催,看看齐王到哪里了?”
按道理说,自己早在半月前就已经通知了下去,此刻为何还未到京。
周仁寿有些疑惑。
“回皇上的话,早在半个时辰前,齐王爷就已经到达了京城,现在应该是在官驿候着。”
周仁寿闻言有些恼火的看着他说道:“朕不是告诉过你,齐王进京后就立刻让他进宫,为何人到了你却不告知朕?”
对于这个贴身的太监,周仁寿是可谓是越发不满。
“奴才看皇爷您近日十分劳累,从前天到今日已经三天没有休息,那会皇爷好不容易才睡着,齐王就派人前来传话,奴才便斗胆自作主张的让其等候,还请皇爷赎罪。”
刘福跪在地上,面容惶恐。
周仁寿看着他颤颤巍巍的样子,一想到是自己宫中的老人,便是没在忍心责罚。
“好了,你先起来吧。”
周仁寿叹了一口气,对着跪趴在地上的刘福开口说道。
刘福闻言道:“谢皇上。”
待刘福起身后,周仁寿目光继续望向后者:“你跟朕也是有些年头了吧?”
“回皇上的话,奴才是永文五年就跟在皇上身边伺候,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七个年头。”
刘福小心翼翼的答着话,不知为何如此发问。
“十七年了啊,时间过得可真快。”
周仁寿有些感慨的说道:“想当初跟在朕那个颤颤巍巍的小太监,
如今也成了宫中一言九鼎的大公公了。”
刘福闻言脸色煞白,双腿直接跪在了地上,低头不敢说话。
脑子里不停地琢磨,到底是哪个人多嘴,想要捅自己一刀。
“朕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有许多事,不要以为朕没看见就真的不知道。”
刘福一听这话,又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奴才有罪。”
周仁寿看着刘福紧绷着脸说道:“刘福,你要记住,你是朕的人,朕可以把你带上高位,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你打入深渊。”
“朕希望你能够记住,你到底是谁的人。”
“有些事情,小私欲可以有,大想法容不得。”
周仁寿俯视着他:“原本,朕打算让你跟随朕一块北上。”
刘福听言顿时心中一惊。
自己已经算是年迈,怎么能经得起那么远的长途跋涉。
这分明是想要自己……
周仁寿叹了一口气:“太子找过我,替你求了情,便是作罢吧。”
“朕希望你能记住,你的命是太子给你的,朕希望你可以做到像太子说的那样能够悬崖勒马。”
“还有,关于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真不希望待朕走了以后宫内有什么变化,你能明白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