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2-第2/3页

加入书签
怪自己没说清楚,张海强苦笑一下,说:“没别的意思,我是想看看到底是哪些客户在淡季还能有这么好的生意。不是怀疑你什么,你别乱想。这样吧,你统计一下,看看最近哪些客户出货增加了,看看他们是什么行业。要是行业集中的话,那我们可以开发更多的同行业客户,这样淡季不就成旺季了吗?”

曲英杰走了之后,张海强又把负责凤山的陶兆明叫进来,做了同样的布置。没等他说完,陶兆明就说:“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去年跑的几个建筑机械制造公司一直在进货。凤山除了这个行业有点规模,其他行业都很分散,拿得出手的行业几乎没有。哦,也不算,有个行业,石材行业,石材市场有好几个,可都是卖石材的,用不上我们的变频器。”

张海强很高兴,小陶年纪在公司最小,才毕业就来到公司,学的是自动化专业,赵琳去年有打磨他的意思,特意把经济形势最差的凤山交给了他,小陶埋头苦干半年,就有了超出所有人意料的表现。看来赵琳识人用人的水平不低啊。

曲英杰的统计很快就有了结果,临洛市的情况跟凤山差不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两地的建筑机械行业都在陆续进货,开始是零散的散单,到了年底有成批量的趋势,采购量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原本经济落后的两个区域,忽然逆行情出现增长,而且增长的行业如此集中,这里面肯定有原因。找到这个原因,也就意味着找到了业绩增长的办法。

想到这里,张海强眼前忽然一亮。

罗亚平仔细听了张海强的汇报,赞许的点着头。听他说完,笑着问:“那你觉得为什么临洛和凤山的建筑机械行业忽然进货多起来了?”

张海强只是发现两地的建筑机械行业生意好起来,想趁着这个机会争取更多的客户,没想过更深层次的原因。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我不知道。”

罗亚平说:“前段时间你没看报纸啊?现在开始修高速了。修了高速意味着什么就不用我说了,以后相当长的时间,这两地的建机企业生意都会很好。你刚才的想法很正确,得趁现在他们刚有这个苗头,把所有的客户都抓到手里。”

张海强点头说道:“我准备联系一下分公司云勇,看能不能一块儿过去办一个技术交流会,把所有的建筑机械客户都请过来,不管是不是用我们产品的,都邀请一遍。这样做起来就简单了。”

针对某一个特定行业,开个技术交流会,是当下最有效的销售手段。去年赵琳曾经组织过两场技术交流会,分别针对供水设备和印刷机械两个行业,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是这两个行业,张海强没有拿得出手的客户,所以去年他并没有参加。

虽然是依葫芦画瓢,并没什么新意,但至少说明张海强是开动脑筋要做好副总的工作,罗亚平重重的拍了下桌子,赞同的说道:“不错,是个好办法。如果云勇不同意,你告诉我,我去熊他。”

“可能得花一些钱啊。”张海强笑着说。

“钱不是问题,不就是点场地费用和买点小礼品吗?你跟云勇商量一下,我们两家平摊就行。”罗亚平豪爽的说。

张海强本意不想让分公司云勇出费用,毕竟培训内容、技术讲解这些都需要云勇的支持,怎么可能再占用他们那点有限的费用呢?但老板的想法比他现实,他也只能服从。

商量完了准备走,罗亚平忽然说:“你有没有驾照?”

张海强一愣,说:“没有。”

“那赶紧学一个去。”罗亚平命令道。

“啊?我哪买的起车?”张海强嘴一咧,苦笑道。

罗亚平啪的把手里的烟盒扔桌上,故作严肃的说:“我让你买车了吗?我让你学驾照,这几千块你总该有吧?”

“没车我学啥驾照啊?”张海强不想花这个冤枉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亚平手指点了点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车不要你考虑,赶紧去学一个本儿,有本儿了,去外地就不用配司机了。这样吧,我给你个电话,你联系他,让他帮你找找关系,拿本儿还快一些。”

公司只有罗亚平和司机老高两人会开车,以前赵琳也会开,但现在走了。像去外地开技术交流会这样的事,因为要带必要的一些展品和资料,公司肯定得派车过去,罗亚平自然走不开,就只能让老高开车去,可老高一走,公司的发货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张海强就非常有必要学个驾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