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你在撒谎

加入书签


大殿之内,天子躺卧于榻上,时不时咳嗽几声,因隔着帘子而见不到他的圣容。堂中有几位元老,还有跪坐两侧的僧侣。

我被眼前的一切惊住,心中忐忑,心跳不止,甚至吞咽困难。我从未见过这般阵势,前方还有父亲,他双眼凌厉地看着我,却又不敢当众指责。

我险些忘了行礼参拜,多亏太子一旁提醒,我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舌头如同打结般道,“吐奚安饶拜见陛下!“

天子在内侍的搀扶下坐直身躯,问太子何意,太子称我略懂佉卢文。

父亲赶紧回绝,只说我学了些佉卢文,却不是精通,况且也不懂佛经,只怕我年纪轻恐误大事,求天子恕罪。

天子何其聪慧,既然知晓我敢上大殿那必然是有些实力的,我不傻,自然不敢拿身家性命开玩笑。天子只说父亲谦逊,父亲还在极力反对我的用意。

天子却说:“安饶译文本意是好,若是有误,寡人恕她无罪。倘若能将经文译出便是大功一件,爱卿若再阻拦,那就是你有罪了。“

天子话意已说于此,父亲也不敢再阻拦,只能一脸担忧地看着我。

我朝着几位高僧双手合十行了礼,高僧也纷纷朝我回礼。这时便有人抬上木案,身旁还有一些略懂少许佉卢文的使官,还有一些记录员,我另一旁站了几个双手捧着纸张的内侍,还有专程为我研磨的宫婢。

而我,跪坐于大殿正中。

有人毕恭毕敬地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卷经书前来,在木案上轻轻打开。

我开始认真看了一遍,字符虽然不多,但内容从简,若无半点佛经学识的倘真是看不懂。我很紧张,额头已经开始冒汗,手心后背都开始溢出汗水。大殿之内皆是重视这卷经文之人,稍有不慎便会引起责备。

太子轻声道,“安饶,莫怕,有我在。“

我抬头看着他,他朝我肯定地点了点头。我深吸一口气,从怀里取出佛串,心中默念:若生,你也会如我这般,为了重逢而努力寻找任何契机么?

我将佛串戴在手腕上,拿着身旁的毛笔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翻译。

“此为释迦摩尼菩提树下,与文殊,普贤悟佛的开示。“

有人念罢,便有使官将几个字重合,有了《大方广佛华严经》几字。

随后僧侣纷纷跪地,双手合十,我不明就以。那位身有异香的高僧道:师尊在世时曾说,佛文有示,佛经最初当为华严经。可惜不曾见得全文,故而遗憾。

原来,这便是佛文经书中最早的佛经,可惜内容不多。我何其有幸能够参与它的译文。

难怪他们那般激动,我能翻译出少许那也是功德一件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我也不知外面是昼是夜,我与几位使官历经近十个时辰,方将那一小卷残文翻译成鲜卑文,一旁更有其余使官又将鲜卑文翻译为汉文。

天子因身体不支已经睡了两次,除了负责翻译的使官,以及在旁帮忙做杂活的内侍宫婢外,其他元老朝官也就地而眠,天子不让退下他们只得陪着我们一起翻译。

此卷并不齐全,又是全经中的极微小节,况且早在东晋之时就有佛驮跋陀罗高僧译文,只是全经尚有缺文,至今不全。我能翻译文种,却不懂佛理,能将佉卢文翻译为汉文已是不易,剩下将经文所诠之义理,能诠之言教如何译为通俗易懂的佛法,便是这些高僧的事了。

全卷不到五千字,因残缺而前后不连贯,但也是极为罕见的一卷,至今还不曾有人翻译过。

翻译之事到此结束,僧侣们看着这些文字都激动不已,言说回去好好参悟,定要将这些佛法广为传扬。

所有僧侣向我及其他参与译文的使官行礼致谢,天子将原经文收起来,再将翻译为鲜卑文的内容命内侍整理好,这才将手抄汉文交于僧侣们带回寺里参悟。而参悟后的,得重新修整并开坛讲经,传扬此次佛法。

天子夸赞父亲果真是育了一个好女儿,并问我要何赏赐。我深知此次成功翻译经文并非全是我的功劳,若非其他使官纠正,与我一同查阅翻译,仅凭我一人之力是如何也无法完成。只是我恰好会佉卢文,翻译之时又与僧侣求解佛语中可能出现的佛理,一字一句几番探讨理解所得来的。因而不敢要什么赏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