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开放村塾-第3/3页

加入书签
        “请听小弟细细道来。有些良家子弟家中贫寒,给不起束脩,就不能读书。想远时圣人奉行有教无类,即便无交束脩,只要来人有心向学,也可以在圣人身边聆听大道。在马邑,我与县衙官吏,县学的学正、教谕相商,定议行开放村塾的法子,让我县读书之人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也幸有县内各乡各庄的乡绅富户慷慨义举,出资建了几所村塾。村塾里没有固定的夫子,自也没有束脩;也没有固定的学生,贫困稚童既可来听得,乡民闲时也可来听得。以树枝为笔,以沙盒或石板作纸。在村塾中只讲三百千、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尔雅之类的启蒙之书,不讲经义,不讲文章。大儒教导大道,文人启蒙众生。乡民的良家子弟只要读了书,识得几个字,人生才会有更多出路!”

        “孔圣人周游七十二国,宣讲儒家精要,而有《论语》。李太白行走江湖,而名诗仙。徐霞客踏遍万川,而作游记。我辈读书之人不仅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独独寒窗苦读是写不了传世之作的,需在路途上增益所闻所见,才知人生真谛,做到知行合一。我等文人或成就不了前辈们的伟业,也可做些粗浅之事。故而,我倡议县中的读书人,闲暇之时都可以下乡下庄,到广阔的乡村里去,去行百里之路,去学圣人的有教无类!”

        “今夏村塾建成,待沐休之日,我率先作了一日夫子,去开放村塾中讲课!”贾瑞笑道。

        贾瑞与好友一一作别,和刘孝祖一同返回城西。

        贾瑞拉紧马缰让马慢步而行,笑道:“杨钱二人的文章想必你也看了,全文锦绣华丽端的是当世名篇,确有状元之才。当年你我本同榜贡士,进士已是唾手可得,而你却要待至下科殿试。同年皆想知道为何缘故现只问你,明年状元可有把握?”

        刘孝祖也笑道:“同年多愿与你相交,不仅你是至孝之人,且待人诚恳、善解人意,不会刨根究底、不识进退。明年我必要打马御街前!”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刘孝祖边吟唱词篇边扬鞭策马。

        贾瑞微微一笑,也策马跟上。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