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心生去意

加入书签


最意外、也可以说最不意外的消息,便是郑智退役挂靴的新闻。

作为国内足坛的名宿级球员,他的职业生涯充满着骄傲与遗憾。

贯穿了三个十年,陪伴着多少球迷渡过青春岁月,名宿二字已经不足以概括。

他是一段传奇,一段守望足坛的传奇。

唯一遗憾的是,经过近30年的职业生涯,他所处的足坛环境不但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江河日下、日渐衰败。

从国足的扛旗大将,坚守到40岁之后的高龄,已经变成了死寂般足坛的守墓人。

而且上一个赛季,教练和球员的双重身份,更是耗尽了最后一滴油。

是时候说再见,在离开的时候,相信没人会觉得荣耀加身,只能为孤独的守望者落泪。

郑智的退役,决不单单是个人的离场,而是一个时代的最终落幕,是几代人对于国内足坛改革探索的失败终章。

守墓人走了,留下的足坛,如同铺满落叶的枯冢,只剩下充满唏嘘、渐渐被人遗忘的过去。

退役的消息还未对外界公布,张自立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小伙子刚才还颇有不满的态度马上消失,换上眼眶微微的红润。

“郑教练...我舍不得你走啊。”

看着小胖子快要哭出声来,金毅在一边哈哈大笑,连忙帮着缓解气氛:“谁说要走了吗?郑教练只是卸下球员身份,可以更好的投入到主教练的工作当中。”

张自立这才反应过来,郑教练下赛季还会留队执教,于是稍微放松心情,不过他很快有了新的担忧:“那后场阵容上,又会少了一名轮换。”

前场的问题暂时不提,后防线蒋光太的离去,听说梅方又一直有伤,即便是复出之后,竞技状态也要打上问号。

也就是说,按下替补轮换不提,就算是首发阵容,中后卫、后腰两个位置,都出现了巨大缺口。

面对小张的提问,李晓松抢先主动回答:“我还在联系,在转会窗关闭之前,争取找来一两名老将填补空缺。”

这便是当年足坛处于最低谷的力证,按理说老将退役,本应是提拔新人的大好时机,可惜广药青年队中无人可用,除开张自立这个刮中彩票的奇迹之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年轻人选。

青训可算国内顶级的广药都如此失败,其他二线球队更可想而知,临时找寻替补,只可能在一些快要踢不上球的老队员中挑选。

无论最终会招来怎样帮手,其水平显然不会太好,都难以撑起防守重任。

人才断档、青黄不接,张自立出生的年代,正是无比艰难的时期。

父亲张金伟更是判断出了症结,知道临时签约用处不大,于是焦急地问道:“老金、老郑,你说咱们这套阵容,能踢联赛么?”

面对他的质问,金毅和郑教练面面相觑,一时都不好作答。

只有一旁的李晓松还在努力圆话:“可以一拼嘛,去年不也没人看好我们。”

看得出来,总监说的是场面话,毕竟卖主力球员也不是他的本意,现在能做的工作,只是尽量配合俱乐部的安排。

这次登门拜年的访问,气氛变得愈加凝重起来。

看父亲已然面露不快,只是忍住没直说抗议,张自立胖嘟嘟的脸上涨得通红,稍微坐定之后,便问出了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

“那...那亚冠呢?”

“额,亚冠赛事嘛,这个俱乐部也在考虑...”

李晓松不知如何作答,

眼神示意向同事求助。

老金不得不开口补充:“现在能保证国内赛事就不错了,国际比赛本来也别太指望。”

金毅是个爽快人,很少像这样闪烁其词,从他尴尬的表情中,张自立预感到了问题所在。

小伙子不经意间提高了嗓门:“是不是今年的亚冠联赛又准备放弃?!”

“还没有最后决定,不过是有这种可能。”

联赛冠军居然放弃掉亚冠比赛,广药这样的神经操作,已经连续两年了。

如果再选择放弃,连续三年入围之后,不派主力登场,想必亚足联肯定会大发雷霆,按传闻而言,很可能继续削减中超球队的参赛名额。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球队资金问题很大,在这段时间征战亚冠赛场,非但不会有太多收获,除了增加伤病风险、凭添球队支出,起不到太好的效果。”

面对总监李晓松的回答,张自立终于得出了结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