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媒体闹风波

加入书签


联赛开始后的一个月,张自立不但如愿坐稳了首发位置,而且开始拥有起独特的战术地位。

因为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名小将不在场时,广药判若两队,完全没得比较。

由于他最后一场超级发挥,还赢得了四月月最佳球员的奖项。

回望整个4月份,作为他职业生涯的起点,4场比赛送出4个进球4个助攻,82%的传球成功率,平均评分8.6。

而且不要忘了,这一年他才16岁,作为少年早熟的天才型球员,这一个月来,他已经打破了多项记录。

最年轻助攻帽子戏法、最年轻入球、最年轻进球帽子戏法,很难想象,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荣誉,他居然在一个月内拿了个遍。

这样炸裂的表现,当然也吸引了媒体的目光,现在就算平时不看球的路人,大多也开始通过各种媒体,知道了张自立的名字。

“国内出了一名神童!足坛救世主!冲出亚洲的希望!”

新闻的标题一个比一个劲爆,开始给小伙子安上各种各样的头衔。

也许是真心夸奖,又或者是为了吸引眼球,媒体编辑极尽赞美之词,将张自立夸到了天上。

这对于张自立本人来说,倒还没什么影响,因为他早就知道自己的潜力,这些突然起来的赞誉,在他看来不过是迟早会上门的肯定。

是的,这是一个天才,对于铺天盖地吹捧,发自内心的反应。

我当然知道自己的实力,你们显得激动,只不过是现在才发觉罢了。

张自立无动于衷,但旁人就没那么好过了。

记者踏破了家门,父亲张金伟疲于应对,实在没有办法,爷俩更是不怎么回家,继续留在训练基地宿舍,在封闭环境中躲躲清静。

拿不到一手的新闻资料,就没办法回去交差,于是记者们又盯上了广药队的队友们。

这是5月初的一天,队内组织日常训练,按说本来不会吸引来媒体注意。

可韦世豪刚想下车走进训练基地,却被记者们围了个团团转。

看小队友风头无两,这位著名的刺头球员本来就有些眼红,而且这帮记者的提问也实在让人难受。

其实这也是足坛诸多薄弱环节中的一项,从业媒体同样不够专业。

即便是所谓的体育线记者,能问出的问题也十分业余。

“请问张自立是否能带队夺冠?”

“你们这些老球员如何能做到不拖后腿?”

“为什么都是球员,技术区别会这么大?他是怎么练出来的?”

只想要获得爆点,记者们的问题才顾不上照顾颜面,问得很是直白,很多提问甚至具有挑衅意味。

被这些扇风点火问得烦躁,韦世豪不服气的情绪占了上风,忍不住骂了几句。

他万万没想到,这场采访是网络直播,有数以万计的观众,直接听到了嘴里说出的脏话。

直播平台的反应飞快,马上便飘起了成吨的弹幕。

“球技不行,脾气还不小,果然是老球员的通病。”

“再看看人家张自立,完全没有骄傲自满,还是平常心投入训练。”

“就是你们这样人耽误了国内足球发展!”

这都还算好的,更有甚者,直接用最难听的脏话刷屏回复。

喜欢点火的采访记者当然不会闲着,直接将网友的留言展示展示出来,让受访者脸色更加难堪。

就是带着这样的郁闷,

好不容易挤进了大门,换好衣服走向训练场时,正巧看到张自立在做拉伸运动。

看见这个小B样,心里的火气就不打一处来,韦世豪连招呼都不想打,目中无人地走开。

其实这异常反应,张自立都看在眼里,知道自己再不设法冰释前嫌,很有可能被前辈孤立。

16岁的他,再次展现出了和年龄不符的气质。

张自立主动走上前去,试图和老队员攀谈起来:“哥,一会进攻训练咱们俩一组呗。”

听到这时,韦世豪头也不回,拿鼻孔哼了一声:“不敢,你是技术流神童,不适合和我这种水平一组。”

听到这话,明白人都懂得什么意思。

张自立从来不怕争吵,但也从来不会做无意义的争论,反倒是有着极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他定了定神,接着按照自己的节奏说了起来:“听说杨立瑜训练中又伤了,下场你应该会踢首发前锋,我们要熟悉一下中路配合。”

本来的首发前锋,这赛季也是不太顺利,不但没有进球入账,还不断受到伤病困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