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是去年跳槽到晚夏服装厂的一名女工,她出来打工已经好几年了,靠着手艺很快当上了技术骨干。听同村的好姐妹说晚夏待遇好,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刚进厂的时候,因为技术好,被分配到了刚成立的西装实验生产线。她当时被任命为拉长,带着十几个小姑娘从头开始学西装只是。
她好歹提前出来,见过几年世面,知道西装是当下流行的男士正装,可是怎么做还真不会。手底下的小姑娘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对这种舶来品完全一窍不通,私底下打趣:“一件衣服三个洞,变个领子是西服。”
后来还是夏总请来了向师傅,又招人专门研究了西装生产机器,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实验,才终于研发出来一套完整的西装制作流水线。
王慧芳对生产质量抓得十分严,因为晚夏服装厂的要求十分严格,从选料、裁剪、缝制以及压烫、包装都有相关的规定,一套合格的尔雅西服,紧紧缝制这一步骤就包括了149道工序,哪怕是一针一线出错,都会使得西服成品出现起皱、起翘等问题。
对于起步阶段的困难,沈瑜也未曾遗忘。当时有不少同行听说晚夏在搞西装,都跑过来凑热闹:“西装这手艺没个三五年出不来效果的,趁早收手吧!”
谁能想到当初嘲讽的人如今都跟在晚夏身后模仿呢,只不过想超越晚夏西服的质量还有点难度。
此刻坐在车间研发室的都是晚夏的高层,除了王慧芳、沈瑜,还有向师傅、卫年、余蕙兰以及负责打版的老师傅。
面对大家脸上的疑惑,夏琬早就做好了准备。拿出一套从欧美买回来的薄款西服放到桌上,众人纷纷上前查看。
果然,大家一上手后,脸色微变,纷纷称奇。
在座的都是一起研发过第一批西装的人,对于西装的各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王慧芳摸了摸,立刻察觉出来手感不同。
夏琬见状,直言道:“国内市场虽然还没有出现薄款西装,但是我相信这一定是未来流行的趋势。首先,如今欧美市场上正流行这种,西服本来就是舶来品,国外的流行趋势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性。”
众人点点头,此话不假,目前流行的时尚趋势基本是从欧美传过来的。
得到认可,夏琬继续拿出自己的判断:“第二,西装的工艺问题。厚款西装与薄款西装的问题不在于单纯的厚与薄上,而是工艺的水平问题。慧芳,说说你的感觉,不用紧张,随便说,大家敞开交流。”
被老板点名的王慧芳受宠若惊,拿着衣服的领子、背缝指给众人瞧:“向师傅曾经教过我,西服面料并不是越厚越好,西服面料的好坏,与纱线支数有很大关系。纱线支数越高,要求的纱线纤维质量就越好,能达到保持体温、冬暖夏凉的效果。这料子,一摸就能感觉到敏感性比咱们现有的款式强。”
王慧芳这番话说到了点子上,纱线支数越高,西服的面料反而越薄。
因此,纱线支数越高,也导致面料越薄就越保暖,越是紧密轻薄的面料价格就越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