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陕西绥平县还不是县,是叫绥平城。
绥平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有人说是五河围绕,黄沙遍地,只因为它周边的河流都是黄河的支线,也算是给它奠定了一些地位。
绥平城下有一个村子叫周家关,和周边的村子一样,这个村子破旧落后贫穷,村里的人也都只是靠着种地才能活下来。
话说起来十几年前村子还是挺繁华的,甚至还有养殖场,村子里的大家伙也还能吃上肉,可比附近的村子条件好多了。
自后来那些地主老财都被打倒之后,村民们的生活也好了,可好也就好那么几年,接二连三的战争又让普通百姓活在温饱乃至吃不饱的情况。
村里的李春在村里大队的包工里负责放羊,只因为他也是五十岁的高龄了,又是一个瘸子,没法种地了。年轻的时候也曾是养殖场的看守人员,后来养殖场没了,也和其他村民一样,给大队干活换取工分换取粮食。
秋天的时候,山上的稻谷都熟了,村民都在驮着腰挥着橛子一直收割,背上都已经全是汗水,却也不见抬头的迹象。他们唯一的期盼就是吃饭,等到了吃饭的点,手头的活干的快的就已经干完了,饭吃的也就多了。
等到村里的地收割完了,一大群村民都开始朝着大队院子里赶,最先抵达的也能够最先拿到自己的工分,领取到自己的粮食。
这就和发工资一个理。
李春并不着急,他抬头皱眉看着天,忽晴忽暗,只觉得反复无常,感觉马上要变天了。
李春赶到大队院子里的时候,门口已经站满了人,院子里不仅有周家关的人,其他村子的人也在,院子里的破旧大喇叭又开始发出声响,里面的内容是一个新来的书记操着一口带口音的普通话,说着上头的新政策。
天空很快就开始下雨了,村民们听着那书记说的内容,都唉声叹气,原来村里的政策又改了,说是上缴的粮食又加重了,为的是更快的进入新生活。
台面话村民们是听不懂的,只是知道自己家里本就吃不饱的粮食,又要上缴双倍的量,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隔壁村李家坪,在前一天还在吹牛,说他们村是附近村子里最富有的,条件最好的,将来可能成为一个镇。可随着这个政策一出,撑破了脸,露出的都是消瘦的白骨,村里的大部分人连吃都是一个问题。
可书记明确说了,这个政策是要几个村子一起实行的,李家坪和周家关以及李家湾绑在了一起,李家坪的村民饿的三天吃不上一顿饱饭,只能来别的村里共饭吃。
时隔半年,李春在山上放着羊,看着村里大队住的院子里又挤满了人,他知道这天又要变了。
他不在乎,他只是感叹,这隔一段时间就来一个新政策,嘴上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饿死的人却越来越多,这世道,李春怎么也看不透。
回到家,一个身材略瘦的男孩正在捂着肚子蹲着,李春立马上前担心的关心道:
“林寻,你这是怎么了?!”
男孩叫林寻,今年十七岁,一直在李春身边长大,是李春的义子。此时的他肚子里疼痛无比,面目狰狞,痛苦挣扎道:
“干爹,我肚子疼,绞一样的疼。”
李春立马意识到林寻可能是吃坏了东西,连忙带他来到了村里的医生家,医生说林寻是吃的东西太干,拉不出来了才会疼,喝了一些水,扣了一会儿腚眼子,也就没有了大碍。
不过这可把李春吓到了,自己的兄弟林寒把自己的儿子交给自己抚养,孩子要是出个什么意外,那怎么去见九泉下的林寻父母?
李春看了看缸里的粮食,只剩下不到一半了,里面黑豆,绿豆,小米,稻谷都混合在一起,吃的时候也是一块放在锅里煮,大概是最近吃这个吃的太频繁,林寻才拉不出屎。
到了深夜,李春依旧睡不着,只能看着窗户上射进来的月光,知道明天该补一下窗户纸了。
第二天起来,李春看到林寻身体差不多好了,也就放心的出去放羊了。自己也替林寻和村里的村长请了假,林寻不用出去种地,可自己是一定要去放羊的。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一点了,他不同林寻的父亲林寒,体内有不死之血,手里有盗墓奇书,是能够拯救整个村子的人乃至保护好所有人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