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柳知县(中)

加入书签


翌日,柳知县正端坐堂上,一边翻阅东街奸杀案的卷宗,一边令衙役将宋殿臣带上堂来。

        突然,只见一个衙役慌慌张张地跑上堂来,气喘吁吁地说道:“禀……禀老爷,不……不好了!”

        “何事?”

        “那……那嫌犯……宋……宋殿臣,死……死了!”

        “啊?死了?”

        原来那宋殿臣本是一个文弱书生,自从被上一任知县胡图唐老爷抓来,经过了刑讯逼供,严刑拷打之下,忍不住身心煎熬,只好胡乱认罪。

        他体质本弱,经过上一任知县的摧残折磨,身体每况愈下,前不久偶感风寒,一病不起,狱中虽然请来医师,却是束手无策,终于瘐死狱中。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想重新审理此案,为死者伸冤,为冤者昭雪,熟料此案的关键人物却偏偏在此时死去,刚刚升起一丁点的希望火苗瞬间又被吹灭了,这让柳知县好不恼火。

        他强压住心中的不快,左手托着腮帮子,若有所思,右手一点一点地仔细翻阅卷宗,有时他又停下正在翻阅的卷宗,拿起桌上的一块蓝色布条,仔细端详,陷入沉思,本案的来龙去脉渐渐地在他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且说程乡县县城唤作梅城,梅城的南街三巷,住着一位叫李元的裁缝,他父母已亡,只有一个妹妹。妹妹嫁给了东街的侯大为妻,生有二女,大女儿名唤金娘,年方二八,二女儿名唤银娘,年方十一,二女均聪明伶俐,深得父母欢心。

        那侯大为人忠厚,李氏又善于持家,本来一家人和和美美,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谁料天有不测风云,前年冬天,侯大因为得了急症,暴病而亡,留下孤儿寡妇,日子越过越难。

        李元身为兄长,自然免不了对苦命的妹妹嘘寒问暖,时不时给些油米钱粮进行周济,以尽兄长之责。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孤儿寡母尚且经常被人欺负,更何况是家中没有男人的孤女寡母。

        自打侯大去世之后,梅城东街附近的一些市井无赖便经常在侯家附近转悠,今天偷个鸡,明天摸条狗,后天上房揭片瓦,大后天翻墙把门扒,他们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几乎全在于正值妙龄的金娘,气得李氏母女敢怒不敢言。

        可怜的孤女寡母们日子过得不但紧紧巴巴,还战战兢兢。

        那李氏眼看着大女儿金娘年已十六,正是闺中待嫁之时,况且又生得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领如蝤蛴,螓首蛾眉,端的是一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眼看着时不时有大胆的市井无赖经常到家门口来纠缠不清,胆小用粗言秽语调戏金娘,胆大的竟然敢动手动脚,对女儿的声誉大有影响,便无奈之下,将金娘暂时托付给其兄长李元一家照顾。

        那李元收养了大外甥女之后,今天一早便背了一袋几十斤重的芋头过来,谁知到了门口,左敲不见人应,右喊不见人答,李元心中便咯噔一下,升起了不详的预感:

        “苦命的妹妹一向靠帮东街的大户人家浆洗衣裳过活,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忙前忙后,勤快得紧,如何到了此时还不起床?就算妹妹不在,那小外甥女儿银娘也应该在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