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替刑30

加入书签


小毛请了三十多个长工,  个个都是干活的好手,从开挖到竣工,总共花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而这段时间里,  他每天早上都要去郊外监工,  下午回到城里还得跟着牙人四处寻访,为酒楼选址、招工。

        作为隐于幕后的东家,  李俏俏也没闲着,看似给小毛帮忙一样,  安排住在后罩房的曹、廖两家人酿酒。

        在家酿酒,条件有限,只能做到入坛封装那一步。等后罩房的小院里堆满了酒坛子,  李俏俏就让小毛把人转移到了郊外酒坊。

        郊外酒坊已经简单搭出了一个厂房棚子,地方够大,  完全可以用来完成酿酒的工序。

        刚好蒸馏提纯是最后一步,这边酒酿好了,  那边用于提纯的器具也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之所以搞得这么赶,  是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要知道,一年到头,  腊月和正月可是酒水的消费旺季,错过这一波,又要等一年。

        李钱篓子俏如何愿意错失这个来年换豪宅的机会,只好一刻不停地压榨小毛。

        北方的冬天虽然比南方冷上许多,但好在每个卧房都烧了炕,  一天到晚待在屋里不下炕的话,  体感上绝对比在南方舒服。

        这一点,在南方生活了一辈子的袁长山和李夫子深有体会。

        两个老头子的腿脚都不太好,一到冬天,  阴寒便无孔不入地侵袭着二人的膝盖和腿骨。没想到,这次在北方过冬,竟觉得不像在江南那般难捱。

        只不过,即将参加会试的李夫子可以耐下性子待在屋里温书,而屁事没有的袁长山却怎么也闲不住,每天雷打不动地往茶楼跑。所幸茶楼里,客人多,又烧了炭,冻不着他。

        天子脚下,贵人云集,茶楼的说书人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贵人的八卦。

        人家那说书就是正正经经地说书,什么《金书生奇缘》、《小女楼二娘》、《马金钗夺命案》……都是当下最火的话本子。撑死了再扯点京城周边或者其他地方发生的奇闻异事活跃气氛,再多便没有了。

        祸从口出。京中的事,带着耳朵听就完了,管好自己的嘴巴,这是京城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当然,明面上是这样,谁都不去提,谁都不议论,但背地里,谁又能阻挡得了老百姓熊熊燃烧的八卦之魂呢?

        要真的都闭口不谈,也不会隔着千山万水传到千里之外的徽州府城。

        蛇有蛇道,鼠有鼠路。

        虽然云客来的京城分号还在筹备中,但李俏俏已经通过几次闲逛,成功建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消息渠道,就是北城门济善堂的小乞丐。

        北城门的济善堂跟谷文县的城隍庙其实是差不多的性质,但济善堂地处京城,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物质条件,都比小毛曾经呆过的城隍庙要好上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