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化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寄人篱下自然要舍弃一些东西,遵守别人的规矩,服从调配,受点委屈。
宗庙象征着祖庵的意志,降格成氏族、被剥夺原有姓氏和信仰、还没有跟祖庵磨合成一体的鞑靼人难免会对它产生抵触情绪。
做为一个纯血统的鞑靼后裔,缇娜感到很压抑。
不由得搂紧罗南的脖子。
罗南没有说什么。
他背着缇娜一步一步登顶曲折往上的台阶,穿过双塔前用青石板铺就的坪台,才将她放下。
之后从斜挎布袋里取出一份应召前来接受启灵仪式的纸制文书,以及两个证明身份的黄铜牙牌。
把守宗庙正门的两排银甲白袍禁卫沉默无声。
其中一人上前接下牙牌和文书,按例展开查阅一番,就放他们进去了。
宗庙里侧恢弘大气的正六边圆穹顶中枢大楼,供奉着大泱诸神,以及祖庵部落的先祖英灵。
前楼和中枢之间隔着一片广阔的露天庭院。
庭院两侧是柱廊,边上立着祖庵部落诸多传奇英雄的石像,高大威武。
柱廊外沿有高墙围拢,间或留有方便神官和隶属宗庙的侍从仆役们进出的偏门,有禁卫全天把守。
柱廊之上是藏书楼、闲置的学区教舍以及神官和侍从仆役起居的房舍,上下共四层。
宗庙的墙体巨大而厚实,檐角拱线繁复,墙面有精美的浮雕,传递着祖庵部落的古老传统和文化信仰。几百年的损耗和风雨寒暑的侵蚀使得外层石皮脱落,纹理斑驳,烙下了岁月的痕迹。
此时。
诺大一座宗庙静谧无声,只看见值守各自岗位的银甲禁卫的身影,显得空荡荡的。
缇娜感觉这里的气温比山下低了很多。
阴冷的寒气仿佛从地底窜出,贯透羊毛裤的孔隙,似乎要把一路走来流出的汗液冻结成冰冷的刀子。
缇娜全身发冷,肌肤犹如被刀割一般生疼,身上的衣服简直是个摆设。
唯有紧握罗南的那只手还是暖的。
“史料有记载,说是九十多年前,大概就在最早一批鞑靼难民迁徙到这里时,临水集还是一个人口长期维持在四万左右的边区军镇。”
“当时的宗庙充当着讲学堂,有时市长也躲在这里办公。”
“先辈们农闲无聊时经常爬到山上,聚集宗庙打发时间,听司祭和教习指导学童识字唱诗。”
“那个时候外城还没有建起来,太阳没落山就得封城备战。”
“种地的农夫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间到郊外照顾庄稼,要是回来晚了,只能在外面找棵大树爬上去,在树上躲一个晚上……”
罗南没有穿保暖御寒的夹衫,布衣下面只有薄薄的内衬。
却感觉不到冷似的。
他牵着缇娜右转,沿着长长的柱廓去往中枢大楼,一路上不断地向缇娜补充历史,以分散她的注意力,缓解她的紧张感。
“……每当城门被攻破,我们的先辈就得跟怪物在内城鏖战至天亮。”
“过去九百年,宗庙一直是个避难所。”
“临水集几次灭顶之灾,都是依靠宗庙把火种传承了下来,传说山脚那片枫树林就是无数先辈用鲜血染红的。”
听到这里,缇娜迟疑了一下,抬头问:“那时候在哪里启灵?”
真是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启灵啊,无论我说什么你都能绕回来……
罗南不禁莞尔,嘴上应道:
“青石港。”
“当时整个祖庵只有五座用来举行启灵仪式的祭坛。”
“那个时候天星百草露不要钱。”
“但是像临水集这样的边角小地方,每年能够领到的配额非常有限,最多只能满足三百人洗尘。别说启灵,绝大部分人连洗尘的机会都没有。”
“真是糟糕。”缇娜轻声感叹一句。
“临水集到青石港路途遥远,就算骑快马,单程最快也要一个白日。家底丰厚的贵族可以雇佣护卫。财力微薄的平民只能跟着商队走,一来一回,单是在路上就要大半个月。”
“那时炼气士非常少,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武者也不多。出门远行,是生是死全凭运气,城墙外面的野兽跟怪物一样危险,有不少人成功启灵,却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宗庙象征着祖庵的意志,降格成氏族、被剥夺原有姓氏和信仰、还没有跟祖庵磨合成一体的鞑靼人难免会对它产生抵触情绪。
做为一个纯血统的鞑靼后裔,缇娜感到很压抑。
不由得搂紧罗南的脖子。
罗南没有说什么。
他背着缇娜一步一步登顶曲折往上的台阶,穿过双塔前用青石板铺就的坪台,才将她放下。
之后从斜挎布袋里取出一份应召前来接受启灵仪式的纸制文书,以及两个证明身份的黄铜牙牌。
把守宗庙正门的两排银甲白袍禁卫沉默无声。
其中一人上前接下牙牌和文书,按例展开查阅一番,就放他们进去了。
宗庙里侧恢弘大气的正六边圆穹顶中枢大楼,供奉着大泱诸神,以及祖庵部落的先祖英灵。
前楼和中枢之间隔着一片广阔的露天庭院。
庭院两侧是柱廊,边上立着祖庵部落诸多传奇英雄的石像,高大威武。
柱廊外沿有高墙围拢,间或留有方便神官和隶属宗庙的侍从仆役们进出的偏门,有禁卫全天把守。
柱廊之上是藏书楼、闲置的学区教舍以及神官和侍从仆役起居的房舍,上下共四层。
宗庙的墙体巨大而厚实,檐角拱线繁复,墙面有精美的浮雕,传递着祖庵部落的古老传统和文化信仰。几百年的损耗和风雨寒暑的侵蚀使得外层石皮脱落,纹理斑驳,烙下了岁月的痕迹。
此时。
诺大一座宗庙静谧无声,只看见值守各自岗位的银甲禁卫的身影,显得空荡荡的。
缇娜感觉这里的气温比山下低了很多。
阴冷的寒气仿佛从地底窜出,贯透羊毛裤的孔隙,似乎要把一路走来流出的汗液冻结成冰冷的刀子。
缇娜全身发冷,肌肤犹如被刀割一般生疼,身上的衣服简直是个摆设。
唯有紧握罗南的那只手还是暖的。
“史料有记载,说是九十多年前,大概就在最早一批鞑靼难民迁徙到这里时,临水集还是一个人口长期维持在四万左右的边区军镇。”
“当时的宗庙充当着讲学堂,有时市长也躲在这里办公。”
“先辈们农闲无聊时经常爬到山上,聚集宗庙打发时间,听司祭和教习指导学童识字唱诗。”
“那个时候外城还没有建起来,太阳没落山就得封城备战。”
“种地的农夫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间到郊外照顾庄稼,要是回来晚了,只能在外面找棵大树爬上去,在树上躲一个晚上……”
罗南没有穿保暖御寒的夹衫,布衣下面只有薄薄的内衬。
却感觉不到冷似的。
他牵着缇娜右转,沿着长长的柱廓去往中枢大楼,一路上不断地向缇娜补充历史,以分散她的注意力,缓解她的紧张感。
“……每当城门被攻破,我们的先辈就得跟怪物在内城鏖战至天亮。”
“过去九百年,宗庙一直是个避难所。”
“临水集几次灭顶之灾,都是依靠宗庙把火种传承了下来,传说山脚那片枫树林就是无数先辈用鲜血染红的。”
听到这里,缇娜迟疑了一下,抬头问:“那时候在哪里启灵?”
真是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启灵啊,无论我说什么你都能绕回来……
罗南不禁莞尔,嘴上应道:
“青石港。”
“当时整个祖庵只有五座用来举行启灵仪式的祭坛。”
“那个时候天星百草露不要钱。”
“但是像临水集这样的边角小地方,每年能够领到的配额非常有限,最多只能满足三百人洗尘。别说启灵,绝大部分人连洗尘的机会都没有。”
“真是糟糕。”缇娜轻声感叹一句。
“临水集到青石港路途遥远,就算骑快马,单程最快也要一个白日。家底丰厚的贵族可以雇佣护卫。财力微薄的平民只能跟着商队走,一来一回,单是在路上就要大半个月。”
“那时炼气士非常少,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武者也不多。出门远行,是生是死全凭运气,城墙外面的野兽跟怪物一样危险,有不少人成功启灵,却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