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土炮扬名(上)-第2/5页

加入书签
    在最终射手榜上,国脚毕巧乂以25球傲视群雄,打破自2007年由国脚前锋李金羽获得联赛金靴之后长达14年金靴被外援垄断的局面!之后是国脚军甲伟以20球并列第三、宇文锐和砦五通13球并列第八、李昌海12球第十。外援中,金城的坦桑尼亚国脚波加戈以23球列第二、黄金港的日本国脚往晚兵辞以20球并列第三、长春太桓的尼日利亚国脚加尼特以17球排名第五、云南彩云的巴西球员霍尔雷多和东北虎的俄罗斯国脚格林卡以15球并列第六。

    这是自2003年中超元年以来,射手榜上土炮第一次获得与洋枪媲美的一次榜单。以往一个稍微有点水平的外援或者一个稍微有点国脚资历的外援就能统治中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中超也终于拥有了自己可以横行的土炮,除去进入射手榜前10的土炮之外,还有周平雷、于国庆、赵恩曾3人进球上10。如果再加上在德甲、俄超表现出色的曲龙阅、江举的话,国家队主教练可以有11人单赛季进球超过10个的前锋人选。

    这是2017年世界杯预选赛锋无力时期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个时候,能排在射手榜前列的球员只有武磊、郜林等寥寥两三人,而能够稳定的排在射手榜前列的球员则只有武磊一人。

    在中国国家集训队50人的大名单之中,除了来自中超中甲联赛的球员以外,还有来自海外俱乐部的球员,这也是最近十年不多见的事情。

    自从邵佳一从德国回国以后,中国球员的留洋之路就没有多少光彩了。其后的少数球员虽然得到了去西甲、德甲留洋的机会,可惜基本上都打不上主力,或者甚至是纯粹的商业运作。

    与日本韩国相比,他们的留洋球员不但更多,而且很多球员能打上主力,甚至成为球队的核心球员。孙兴慜、寄诚庸、香川真司、冈崎慎司、柴崎岳、长友佑都、本田圭佑等球员都是让中国球迷眼红的优秀留洋球员。正是这些球员向欧洲展现了日本和韩国足球的存在,而我们中国球员呢?没有中国球员到欧洲去表现中国足球的风采,欧洲球迷仅仅通过中超的传播能认识到中国足球的发展吗?

    当然,中国球员要想像日韩球员一样去欧洲联赛立足,甚至在欧洲五大联赛打上主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光靠说是不能实现的。

    不少中国球员即使能有机会在商业运作的模式下去欧洲五大联赛,可自身的缺陷加上中国足球的整体印象分太低等原因,很难在联赛中立足。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中国球员真有实力,在训练中能表现出高人一等或者至少不弱于竞争对手的实力,欧洲那些俱乐部会放弃中国球员吗?要知道,每个中国球员可能代表着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世界最大的足球市场!也许就算中国球员实力差强人意,出于商业利益市场推广等因素,欧洲俱乐部都不会不给中国球员机会。

    欧洲俱乐部使用欧盟球员比较方便,没多少限制,但使用非欧盟球员则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如果中国球员不能表现出一定的水平,欧洲俱乐部为什么不把这些名额给予拉美球员、非洲球员或者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伊朗等亚洲国家球员?

    中国球员要想扬名欧洲扬名世界,首先应该扬名中超吧。就如同当年姚明带领年轻的上海男篮夺得CBA冠军然后被NBA选中。要依靠别人的可怜或者其他意图来登陆世界最发达的足球大陆,确实不是好办法,而且事实被证明行不通。

    进入20年代,中超中的中国球员明显实力有所上升,很多中超俱乐部不再完全依靠外援来主攻,外援来稳固防线。以前很多中超球队都把外援当做上帝来用,引进的外援不是那种补短板修漏洞式的外援,而是要么中前场核心,要么中后场核心。如同一桌菜,10年代的中超球队多数都是把外援当主菜,而且是绝对的主菜,中国球员只能当配菜;20年代的中超球队开始把中国球员当主菜,外援只是次要的主菜或者配菜。

    10年代中前期“金元足球”的兴盛,使得很多资本进入足球市场,有利有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