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棘手的哈密

加入书签


秦邵认可张璁的说法:朱厚照身边无可用之人!

其实朱厚照也挺可怜的。

纵然大明名义上是君主专权的制度。

可是到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文官内阁权利的一步步变大,重文轻武,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直接划入了文官队伍当中,他们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皇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他们所能依仗的也只有宦官和锦衣卫。

而这两类人读书少、见识不高,最多搞些暗杀、狠厉的手段,真正的大事面前根本给不了建设性的建议。

所以大明中后期对于国家强大方面根本没做什么努力,基本都耗费在内斗方面。

皇帝和文官朝臣内斗!

文官不同派系的内斗!

就是在这种耗费国力的内斗中,大明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朱厚照是个有想法的君主,他希望开疆拓土、强大大明,只是他连出城狩猎都不能完全做主。

那些官员明面上不敢支配皇上。

但只要皇上做的事情不符合他们的意愿,就抱团直柬,用些撒泼哭诉求死等手段,逼得皇上就范。

你不同意就是与民利益不一致,就是昏君!

皇上为了维护自己光辉的帽子,不在祖宗面前丢脸,为了死后搏个好名声,,只能委曲求全。

秦邵也明白朱厚照的名声为什么那么臭了。

因为他不按照文官规划的路线走,而写史的那些笔杆子都掌握在杨廷和为代表的文官手里。

想到这里,秦邵有些压力甚大!

他和张璁这两个连朝堂都没进的玩意儿,如今要对大明国策提意见了。

秦邵虽然了解前世的一些细致末端,但对于大明西域问题其实并不了解。

自然只能问张璁对哈密问题的了解程度。

“大公子,哈密问题其实已经存在很多年,只是朝廷被杨廷和他们把持,他们只专注自己手中的权利,根本不关心疆域问题,导致哈密卫一步步失守,我大明疆域这些年更是不断缩水!”

张璁有些痛心说道。

大明自从永乐之后疆域就不断地缩水。

洪武建文时期,大明的疆域约450万平方公里;

永乐时期,朱棣为转移矛盾,毕竟他是篡权夺位的,开始开疆拓土,疆域面积达到700万平方公里;

到英宗时期,缩水到400万平方公里。

至于嘉靖时期,这位皇帝更是把心思用在跟朝臣争斗以及修仙论道上面,疆域面积只有35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两京十三省。

崇祯时期更不用说了,辽东死守后,直接降至300万平方公里。

所以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的开疆拓土其实就是个笑话。

至于西域,这个本来地里位置十分重要的“丝绸之路”更是被明政府一步步舍弃。

朱元章在西域问题上是十分清醒的,他认为西域是明朝西北地区的重要屏障。

他直接派遣左军都督刘真收拾了西域有强大国力的哈密国,让其臣服,为大明朝贡。

朱棣时期,更是直接开通马市毛衣,哈密归顺了大明,明朝介入哈密内政,册封了忠顺王。

并在哈密成立了哈密卫。

哈密又外疆变成了明朝的内城。

但到了成化年间,随着另一股力量土鲁番的壮大,他们不断骚扰哈密卫。

按说自己的属地受到骚扰,明政府应该出兵好好整治一下土鲁番,毕竟这个时期的土鲁番还不算壮大。

可以从永乐之后,边防事务皇帝就不能独立做主了,而是由内阁和士大夫阶层处理。

土木堡之变和瓦剌的崛起,

明朝的边患问题日益严重。

士大夫官员追求安稳且把精力放在内斗方面,根本无视边疆问题的严重后果。

渐渐就放弃了哈密卫,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第二天,朱厚照使人送来的西域密报以及彭泽上书。

秦邵和张璁分析了一番才明白如今哈密地区面临的情况。

正德元年,吐鲁番速檀阿黑麻死后,其子满速儿即位,这位更是野心勃勃且极为狡猾。

满速儿一方面假装朝贡明朝,搞好关系,另一方面却要求明政府释放人质:其弟真帖木儿。

士大夫控制的明廷竟然认为真帖木儿父死兄存,其去留对大明影响不大,同意放了真帖木儿。

且放了真帖木儿,满速儿能够承情,修政睦邻,永通职贡。

岂不知真帖木儿被自己被羁押,对明朝很是怨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