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宁王的节礼-第2/3页

加入书签
纵然考中了秀才、举人有些许福利,但读书是一项很大的开销,且这上京的生活成本更高一些。

真正不缺钱出身官宦的子弟,其实是很少一部分。

就是官宦子弟,比如祝老头这样出身的,家里纵然有丰厚的积累。

但因为不善经营,花的多进的少,日子也并不宽裕。

眼馋这份稿费的读书人其实并不少。

不知道是哪天,还真收到了两份投稿。

那两人收到稿费之后,渐渐越来越多人投稿、

每天要从几十份甚至多的时候上百份稿子中抽出需要用的,都要花费一番时间。

小书亭

为此,张璁还跟秦邵建议再雇一个助手帮忙看稿。

张璁认识的举子多,不少人留在上京等待后面的科考,找个人并不难。

张璁找的人基本都是贫民出身,在上京吃住都成问题。

让来报社干活,直接就过来了。

甚至说不要工费,管处管住就行。

秦邵还是让按照约定的薪酬给钱,只是有一个月的试用期。

先前报道的王小郎的事情在上京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听说顺天府尹周韶了解到王小郎夫妇的事情,大赞王小郎夫妇仁义,王小郎重情重义。

直接为三人赐婚。

徐小娘子觉得王小郎妻子仁义,自愿做妾,尊王小郎妻子为大。

王小郎妻子则觉得徐小娘子本是原妻,降级为妾,实在委屈。

周韶干脆让两人直接抬为平妻,共同侍候王小郎,徐小娘子尊称王妻一声姐姐即可。

自此,大团圆,传为佳话。

周韶因为公义且关心民之疾苦,被不少人赞颂,就此也成为功绩一件。



“哈哈哈!这小报的威力真是越来越……”

豹坊,朱厚照看着《京华小报》,忍不住笑出声来。

“皇上,秦公子那边送来了端午节节礼。”

内管于经端了几个煮好的粽子过来给朱厚照品尝。

“嗯,甜粽还是咸粽?”

再过几日就是端午节了。

大明的端午节其实跟前世一样,南方相比较热闹一些。

吃粽子、赛龙舟,红红火火。

北方吃面食相比较多些,吃粽子就不那么普遍,最多吃的也就是甜粽子。

且北方端午节也没有那么多活动。

普通人家一般也就割些艾草挂在门框上面,说是做辟邪之用。

讲究人家会用艾草做些香包,夏季可以驱蚊。

艾草挂在门上,一般等到来年端午的时候才会取下换新的。

旧的干的艾草用水煮煮泡澡,可以防治夏季起痱子。

朱厚照虽然北方长大,但先前在秦邵家吃过肉粽之后,一直很喜欢肉粽,倒是有些南方人的味道。

“皇上,肉粽多,还有些许甜粽,我听送来的人说今年的粽子用了蜜枣、花生仁等,味道更好些,也放了几个让您品尝。秦公子做事真是体贴。”

于经笑道。

“哼!那小子纵然聪明,可想不到这些。都是他们家那个小娘子做的,他一个大男人怎么会想的这么周全。”

“皇上,江都督回来了。”

于经听到外面有马叫声。

伴随着他的说话声,江彬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

“文宣,你回来了?这里有粽子,自明送过来了,你也尝尝,他们家的粽子味道不错。”

朱厚照热情地招呼江彬过来吃粽子。

自己也吃得满嘴流油。

“皇上,宁王也送节礼过来了。”

“额?他不是每年都送吗?有什么稀奇的?”

各地藩王,特别是南方的藩王都会在端午节送过来节礼。

兴王前些日子就提前送过来了,比往年都要早。

兴王叔找到了大公子,如今心情高兴,今年的节礼就送早了些。

大明宗室皇室人多,只是这几代近亲人丁稀薄。

朱厚照纵然跟兴王没怎么见过面,对这位皇叔印象很不错。

先前边疆出乱包括刘六刘七贼乱,江山危机,不少远枝藩王事不关己、做看热闹。

还是兴王叔提前捐资,号召藩王一起抵抗那些贼子。

朱厚照提起这位皇叔,总有一种亲近之感。

至于宁王,这些年似乎很爱表现,自己老爹朱佑樘算是很厚待他们。

朱厚照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宁王一系有些不安分,不是太喜他们。

“皇上,探子回来报告,宁王给朝中很多大人家里送了节礼,送礼之人在杨首辅的府邸停留了不短时间。”

“他们都收下了?”

“去的时候带着东西,出来时候两手空空,应该是收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