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七章-第3/4页

加入书签
        管大牛眼泪汪汪,他也偶然有幸吃过一回寺庙门口布善的米粥,还有大城外边善心人家支起来的粥棚,都是清水照见人影的模样,搅底也翻不出两粒米来,而这贵人老爷给的粥,乖乖,竟然足足有一个碗底的沉米!

        管大牛是负责领饭的人,花言巧语拢过来四个细瘦伶仃又不至于拖后腿的同乡,为了让自己显得成熟可靠,能争取到这个差使,他谎称自己年逾三十了,为人最是公平公正,反正都是差不多的矮瘦,他本来就长得黑,满面的胡须也把脸上嫩肉都遮了个严实,任是谁也分辨不出来他的实际年龄。

        会说话,机灵,便是同崔大老爷他也搭上过几回话的,凭着这段时间里刻意结交出来的人缘,又是最早找到这个暂时落脚、既靠近城隍庙又靠近官道的好地方,他这才能够占据这间野庙里最为平整的一片地面。

        管大牛躺平前,照着崔大老爷所教的规矩,先指派了两队人轮流守夜,又嘱咐了大家留意着各自篝火,别烧着了不该烧的东西,别的吧也管不了太多了,毕竟他也不管饭,大面上的事情因为这段时间以来形成习惯的缘故,大伙儿也乐得给他个面子,再细致的要求嘛就没人肯听他的了。

        他闭上眼睛时还在回想着白天的事情。管大牛清楚地记得,进城时他们这一帮原本应该一百八十七个人的,照那严防死守的围堵状况,出来时应该也都还在,有押送他们的兵丁告知,靠近河岸的城隍庙外有大户人家设有粥棚,又指明了路,一大帮各地混聚的流民便乌泱泱地都往那个方向奔走而去了。

        管大牛同样不能免俗,清水粥也同样是粥,没准还是热乎的一碗,比之草根叶片更能哄过肚皮,他揣着竹碗,溜哒哒就去了,排了长队等到下午,听了一耳朵有关平州府召乡令真相的传言,才总算混上了一碗清水稀粥。

        那些话属实听得他心慌,都顾不上饿,集结了认识的人商讨着对策,企图减轻一下心中的恐慌。

        没承想商讨后反倒愈演愈烈了,不少人本来就紧绷着一根摇摇欲坠的弦,他们也没见过召乡令真正的模样,也说不出来个一二三四,更没身边的乡亲去了切实收到了好处再回来亲身宣传,都是听了一耳朵传言,又在本地实在活不下去,遂才下定决心拼一把迁徙着北上的,好的是传言坏的也是传言,现在那传言比原本听说的更加清晰更加真切,还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由不得人不相信。

        什么反贼治下,去了就是反贼,要诛九族的。什么北面有吃人野匪聚啸山林,去一个宰一个去两个宰一双,什么假的谣言就是为了骗人过去充军,什么北地干渴十年九旱天不下雨,要多恶劣有多恶劣,要多夸张有多夸张。又说本地连年风调雨顺,大户慈善地主公道,佃户头一年给包了苛捐杂税还只收六成的租子,劝大家都留下来佃田。

        当时就有不少人被吓住决心留下来,跟着各家大户的家仆走了。他们这余下来的八十三个人,一小半是被挑挑拣拣剩下来人家不要的,大多都是自己本身就有主意,或有积蓄,或有执念,或是宁愿饿死也不愿再当佃户,只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田的。

        虽然一半多的人都这样散去,但留下来的其余八十二个人也给了管大牛很大的信心,他昏昏欲睡地打算着,明儿一大早,必须要安排人轮流守在官道旁边,躲开驱赶的官兵,看看崔大老爷贵人小姐的车架到底启程没有,说是要在城里大致待上三天,可万一人家提前启程错过了,这一路真就要继续啃着草皮北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