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芬谋划的废立之事因为保密工作不到位而暴漏,但是这却让帝国极为震惊。一个刺史就能密谋行废立之事,这中央集权已经虚弱到如何地步了?这未免也太不拿堂堂的帝国陛下当一回事了。灵武帝因为此事取消了北巡的打算,陛下发觉,自己的手中竟然没有一支听命于自己的班底,,痛定思痛下,灵武帝决定着手在政界、军界组建起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班底。随后在某一天夜里急招上军校尉健硕入宫觐见。
健硕本是一名宦官,但是他却和十常侍等人不同,此人身体健硕,在出现清滁二州起义的时候便开始研究军事,曾与灵武帝讨论过平叛之战各支军队作战的经验总结。再加上这个人公私分明,所以灵武帝在年初封他为上军校尉。着手筹建一直直属于君王的军队。
之所以启用一个宦官进入军队,灵武帝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此时的东汉王朝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政,导致历代帝王手中的权利逐步被架空。汉灵帝曾经想过将全力收回,但是这其中的各种关系网盘根错杂,已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了,最近自己的身体又大不如从前,而自己中意的继承人既没有宦官支持也没有可依靠的外戚。而这个健硕,虽然身为宦官,但是他并不依附于围绕自己身边的十常侍。
他要培养一支自己的力量,这支力量要不是外戚的人,不是宦官的人,不是各个豪强的代言人还不能是各大氏族的人。虽然,历史上并不缺乏能力优秀又一心为公的外戚与宦官,但是,显然自己此时并没有这样的肱股之臣,别人先不说,先说他的大舅哥屠辛,这个人不仅是个草包,还是一个私心极重的人。十常侍就更不用说了,在宫里倒是像个人一样,但是一旦离开了自己的视线,那真的是无恶不作。要选出几个可用的人,对于此时的帝王来说竟然堪比登天。这也曾让灵武帝伤感不已。最后他将目光定在了健硕的身上。
健硕虽然身为宦官,但是他并没有与十常侍张伤等人同流合污,他的叔叔因为不执行宵禁被当时的时任帝国国度北都尉的肖雄用五色大棒打死,但是健硕并没有因此而找肖雄的麻烦,反而在平定清滁之战的时候举荐了肖雄。当他的婶婶找到他时,他对自己的婶婶说道:“校尉早有明言。有犯禁者,皆棒杀之。叔叔明知故犯,我又能说什么呢?”
甚至在肖雄担任洛南国相整饬吏治的时候,健硕还曾替肖雄说话。这说明,这个人别的不好说,但是公私分明,忠君这两点上做的还是很好的。最终领地终于决定将自己的想法交给他来完成。
而因为他宦官的身份,外戚自然也不会对他有好感,更不可能对他进行拉拢。这两个派系自古以来就是死对头,始终是此消彼长的进行着对抗与消耗。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公私分明,能以大局为重。
“陛下,健硕大人到了。”灵武帝正在脑子里盘算着自己的计划时一名小太监走进来禀报道。
灵武帝回过神来顺口说了一句:“宣。”侧躺在床上的灵武帝听到健硕到来,挣扎着用全身的力气支撑起自己的身体,近些日子以来,清滁之乱给帝国带来的影响还远远没有消除,国事繁杂,让灵武大帝本就不是很健康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
此时的灵武帝很是后悔,如果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恣意的声色犬马的话,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会下滑的如此厉害,帝国近几代的帝王均是年少即位,主少国疑这才导致了宦官专权与外戚专权的交替。
陛下年幼,外戚势力就会随之增加;陛下长大了,为了对抗外戚,就要利用宦官。这样周而复始,反而让整个朝廷成了外戚与宦官轮流掌控的情况,没有一国之君什么事了。
小太监一甩拂尘弓着身子道了一声“喏。”随后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健硕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寝宫。
“臣健硕,恭祝吾皇万岁。”健硕来到寝宫跪在地上。
“爱卿,平身。赐坐。还有你们都下去吧。”在所有人退出了寝宫之后,灵武帝将自己的烦恼一股脑的说给健硕,然后问蹇硕有什么建议。
“陛下,微臣以为,当今宦官与外戚之所以能够轮番把持朝政,无非是宦官于内可掌控宫闱,外戚于外多掌兵权。而宫闱之中自有陛下大展宏图,而对外,奴才认为需有一支兵马只尊陛下之命,由陛下亲自掌控,以震慑外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