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围城广宗

加入书签


按照帝**部的命令,西北军交由隶州将军徐龙统领,继续参与隶州的防御作战,南境军交由肖雄指挥。由于肖雄是军机处参谋总长,从军衔上比卢沾低半级,比其他军团长高半级,再加上清州将军在前些日子阵亡了,所以现在的肖雄是军机处参谋总长兼京师军团军团长、清州将军,兼清、滁缴匪统领,成为了帝**在清滁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其余将领安排如下:牛劵将军任清、滁剿匪副统领,牛劵军团军团长;祁预任清、滁剿匪参谋总长,洮隶军团军团长;耿渊任京师军团代理军团长兼京师军团第一军军长;耿涛京师军团第二军军长;肖仁京师军团第三军军长;肖宏京师军团第四军军长;任忠义南境军第一军团军团长兼第一军军长;任天涯南境军第一军团第二军军长;杨苍洮隶军团第一军军长;辛亭洮隶军团第二军军长。

因为接连几场大战,导致很多军队的编制已经被打残了,再加上罪兵营整合在一起又实在是一个隐患,所以按照肖昂的建议,将罪兵营中一些立过战功的士兵打散,兵员分配在各个部队之中对原有部队进行补充。

其他一些被迫取消编制的帝**队则是重新整合,与罪兵营、先登营再次整合,组建为清州军,由肖昂暂为指挥。肖昂自此也是第一次成为了独领一军的军官,逐渐脱离了参谋、参军一类的副手将军,以一个独立领军的身份登上了帝**界的舞台。

随后肖雄又派出通讯兵四散寻找帝**残余的军事力量、地主豪强组建的队伍,命令他们向长社、广宗一线集结。由于先前肖雄颁布的命令,很多尚未被起义军占领的村落,有地主、豪强、贵族组建的民壮队伍也随着时代的洪流而从木喉彻底走上了台前,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部曲这一个词汇伴随着时间长河在帝国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也为后来帝国的分崩离析留下了隐患。

虽然,后世普遍认为,这一历史阶段的混乱与这一道命令离不开,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在当时来讲,帝国兵员短缺,如果没有这道命令,祁国当时很可能熬不到清滁之乱的结束就会提前进入群雄并起的名存实亡阶段,更重要的,如果灵武大帝的寿命如果再延长个三五年,这种潜在的隐患很可能就会被彻底扫清,然而历史没有可能与假设。但是至少以当时的角度来看,这一道命令,还是让祁国的寿命延长了至少几十年。

此时的整体形势是东海军、南境军总部从东面、南面牵制住了滁州部起义军的军事力量,并且东海军一部占领了广宗南侧的下店。阻拦了滁州部起义军与清州部起义军的联系;广宗城内是张航所部的十万余起义军;广宗、长社一线排布着京师军团(1-4军)、洮隶军团(1、2军)、牛劵军团(1-3军)、南境军第一军团(1-3军)、清州军整整十三个军**万人以及正在逐渐向肖雄靠拢的数目不详的帝**一方的军事力量;清州、隶州交界处是隶州将军率领的两个西北军军团、隶州本土防御部队对阵张远部起义军。

而作为原南境军大统领兼南线总指挥的卢沾因为作战失利被解往京城判罪。为了防止路上出现意外,原南境军第二军团军团长率领一个小队的南境军一路护送卢沾北上,同时还有整个清滁二州大队长以上级别军官上奏朝廷的奏章,以期望可以减轻卢沾的罪责。不过,虽然罪责免了,但是陆展最后也是落了一个丢官免职的结果。

被困在广宗城内的起义军此时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虽然帝**的兵力并不占优势,并且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避之。”现在帝**的兵力总数与起义军相当,但是帝**显然并没有按照套路出牌。

他们将广宗城围了起来,也不打也不退,就这样僵持着。但是此时的起义军所在的广宗城连一座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了,而粮草也仅仅剩下了五天的口粮,这还是随军携带的粮食。卢沾在率领南境军撤退的时候烧了粮仓、毁了房屋甚至堵死了水井,而广宗的四面又被围困。张航看着军需官报上来的情况不停的揉着自己的太阳穴缓解自己的头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