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后遗症-第2/3页

加入书签
每一个转折,都是一次心的震动,每一声颤抖,都让人的心碎成一滩泪水。

苏清然吹了很久,很久,杨融的眼前,浮现出苏兼的模样,那模样是那样模糊,却又那样清楚。模糊到分辨不清,清楚到无法抹去。

等杨融发现箫声停下的时候,已不知苏清然结束了多久了。

秋雨淅沥细细而降,苏清然领杨融向林中跑去。

空地旁是一个竹林,竹林里有一小庐,揽结竹枝之梢而成,竹枝弯曲伸展,围成一个圆一丈的小篷,别有意境。

苏清然和杨融在竹庐里坐下。

苏清然略红了脸,又拿出一把笛子来。“小小,你还记不记得,当初你要学笛子,可是手不够大,所以一直没来得及学成?”杨融摇了摇头。“那之后我便偷偷自己学着做了一只细小的笛子,想拿给你用,可是没来得及,现在你可以用了,却又显得太小了。”杨融接过那个小笛子,吹了一下,声音清脆而高昂,比普通的笛子声音要高出许多。“好可爱。送给我吧。”杨融把那细小的笛子握在手里,仿佛握着一根珍宝。苏清然眼睛一亮,“好啊。”杨融笑着不语,便吹起了笛子。

笛子很精致,声音也很好听,清脆的笛声宛如晨鸟欢歌,驱散了忧伤和萧瑟,在水雾缭绕的世界里,漾出一圈又一圈快乐的涟漪。苏清然听着笛声,感觉心情变得格外舒畅。

等苏清然发现笛声停下来时,杨融早已吹完,手里笛子轻轻地敲了敲他的头。

“傻瓜,开心一点。”苏清然释然笑了。

“你这个小屋叫什么名字啊?”

“……我也不知道。”

“就叫它‘品清庐’吧,笛调清扬,竹庐细品。”

“好啊,就叫它‘品清庐’。”

苏清然又摸了摸自己的口袋。

“还有什么啊?”杨融问。

苏清然这次掏出了两个瓶子。两个漂亮的,系着绿色丝带的玻璃瓶。

“融儿,你记得这个吗?”

杨融的眼神晃了一晃。

……

彩日从飘渺的云间显露,阳光钻到竹叶细小的罅隙间,投到地上形成亮灰色的光点,渐升的气温给滴水的竹林蒸起一片彩虹似的水气,氤氲之下的土壤,发出了一种奇异的湿润香气,混着兰花的清氛,茉莉的甜香。

“这香气要是能保留住多好啊,可惜太阳要把它们晒干了。”

一个系着绿色丝带的玻璃瓶递到了她面前,阳光在玻璃瓶中折射出了细丝状的金光。

“爷爷说这两个瓶子是给我们用的。拿着瓶子去收集香气,那香气就会永远记得收集者的味道,无论遇到什么变故,只要瓶子不碎,拿着瓶子的两人,总会快乐地在一起。”

“小小,我们两个一起来,让香气记住我们的味道好不好?”

掰开竹叶的枝桠,凑近新生的竹笋,挤出野花的香气……

……

“我记得。”杨融伸出手去,拿了其中一个。“那个春天,我记得的。”

苏清然的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雨停了。夜微微凉,两人回到了桃木屋。

阿弟在家里等着苏清然和杨融。他准备了驱寒的姜糖水。

一夜很宁静的过去,清晨到了。

苏清然和杨融又快活了一天,三只禽兽也乐得有两人在身边。

两人下机械象棋。杨融摆弄着那个大帅,若有所思。

“你竟敢把它的腿重新弄脱臼,也不怕我回来收拾你。”

杨融轻轻摆着“大帅”,把那条命运多舛的腿重新弄好。

苏清然一直愣着看杨融把“大帅”修好。

“将军。”

苏清然又笑了。笑得那样明朗,仿佛输了是一件极其开心的事。

“我从没输过别人,除了输给你。”

杨融愣了。此情此景,那样熟悉。

她不敢想象,他们之间究竟有多少她不知道的,快乐的回忆?

到了傍晚,苏清然提议出去看看。

浪漫的黄昏。

一轮橘红色的日头在天上俯瞰,锐利的目光被枝桠层层阻挡,顺从地淌在地上,蜿蜒着伸向石间的清溪,扯下几片仍泛绿的草叶,融到了那片清莹里,浮起了一层金色的涟漪。

他们想去看晚霞。

树林之外,尚有些微潮的旷地上,眼前,只是一幕天际。

也许美得不胜收掠,便是如此吧。

这里的晚霞已不能用壮美来形容。天空肆无忌惮地在自己的红色长袍上泼洒最鲜亮的油彩,泼出一条条,一片片边缘如烟雾般毫无拘束的云朵。任何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无法描绘它色彩的斑斓。从远远天边的淡紫,到浅黄,到绯红,橙红,丹红,桃红,粉红,猩红,玫红,朱红,赤红,火红,紫红,最后竟喷薄在头顶不可思议的漫天金红,就连天空从云霞中挣扎而出的点点亮蓝本色,也显得渺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