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景干活利索,第三天就给夏琬拿来了一张存折。夏琬看着存折上的十五万,心里盘算着,这作为第一笔创业资金够不够呢,如果开一家制衣厂,需要厂房、机器、人工,最关键的是销售和采购的渠道。
如果没有销售渠道,货都得砸自己手里。
而雨花服装厂主要做的是“三来一补”的来料加工,料子大多都是国外直接提供,靠着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日夜赶工的高效率,一直有着稳定的客户资源。而且这种模式对夏琬来说,也不是最想效仿的。
这种出力多,利润在现在的九十年代看着还行,但不出五年,利润将会大大减少。整个服装产业的上游都在国外,就拿上次的法国高级衬衫来说,一件衬衫成本价二十五,但是到了国外,衬衫的价格就能翻五倍。而加工厂只能挣点微薄的零头。
如果想做大,长远发展,最好是有自己的品牌。可惜九十年代,大家还处在一种国外货高级、国外货质量更好的氛围当中,做品牌要打持久战。
如果不依靠雨花服装厂的国外渠道,那就得再从国内市场上找机会。看来得找机会去白马服装市场逛一逛,考察一下市场行情。
“小琬,你终于来了,我刚听说了一件大事!”沈瑜因为前几天摆摊的收获,这两天心情格外好。
看沈瑜这小表情,夏琬一猜就是又在哪里听到八卦了:“又有什么好事发生?”
沈瑜凑过来:“第一车间的车间主任不干了!”
“不干了?”夏琬还真没注意到这么大的变动,从夜市回来后,她就去打版间借了几本书学习打版的知识。
“可不是,听说不仅自己一个人走,而且还带着手底下一批人走的,听说那边给她的工资更高!”这会儿是中午,都去吃饭了,没有什么人在车间。
“走了多少人?”夏琬立刻意识到不对,第一车间主任的离开怕是跟车间经理的职位变动有关。
如今还剩五个车间的主任竞争,其中何燕妮和余蕙兰是佼佼者,何燕妮背后有销售经理袁世查,余蕙兰则是工作勤恳,业绩突出,跟秦秘书和现任汤经理关系都不错。第一车间的主任估计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另寻出路的。
“前天就听说去跟厂长交涉了,昨天下班后收拾东西走的,第一批跟着走了五十多个,今天又跟着走了小一百个人,每个车间都有走的。说是那边的待遇比咱们这边好,一个月能多好几十块。”沈瑜突然想起程远景给自己的那张一万多的存折,不禁想如果没有摆地摊的钱,我要是听到一个月多挣五十块,一年就能多六百,只怕我也会忍不住跟着走。
“这么多?”夏琬也有些意外,看来这位第一车间的主任平时人缘不错,竟然一下能鼓动这么多工人一起走。
现下厂里正有好几个订单要加急做,这倒好,走了一百多人,这个空缺该怎么补,新招人手怕是来不及,估计只能重新设计工序,各车间一起赶工。
想着,车间突然涌入一大批人,除了夏琬这条线的女工,竟然还有第三车间的人,这不是何燕妮那边的人吗?
余蕙兰跟在最后走了进来,示意大家肃静:“现在我简单说下,厂里有一些人事变动,我希望大家尽量稳住,不要慌。现在进行一下人事变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