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九岁的朱厚照

加入书签


    弘治十三年大统历十一月初一,弘治皇帝在奉天殿进行了例行朝会。

    朝会内容没有什么新意,所奏之事,一般都会由阁臣事先处理,等到上朝时,皇帝只需要照本宣科。

    所以大明的朝会,象征意义更加的浓厚,  不会出现朝会上唇枪舌剑的场面。

    真正会有争吵的,反而是“内阁议事”,一般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这些阁臣都不会通知皇帝。

    在内阁制度成熟之后,朝会更是规定只议定八件事,后来又改成五件事。

    这也难怪大明的皇帝们不喜欢上朝,  实在是形式主义太浓重了。

    不单单皇帝不喜欢,就连臣子们也不喜欢。

    成化年间记载了一次午朝,勤政的成化皇帝去了,  结果臣子一个没到,气得在起居注上,留下了成化帝的抱怨骂街之语:尔等常以勤政为言,及朕视朝,却又怠慢!

    一句话就是平时总告诉老子要勤政,老子去上朝了,你们一个个的又都不来!

    当然这还不算是最骚的,再过两年,弘治皇帝上朝时,清查了一下人数,发现有一千多人旷工。

    而且这还是常态,也就是摸鱼不上朝的官员,整整有一千多人。

    这在内阁制度创立后,成为了明代的奇观!

    换作大清,  别说不上朝,  就算是晚个一时半会,这些官员都得吓得诚惶诚恐。

    说实话,  这些文官就是贱!大明这么宽松,他们疯狂的甩黑锅给皇帝,说皇帝怎样怎样怠政。

    等到了大清,一个个跪的比谁都恭敬,一口一个大清历代明君,各个勤政爱民!

    …………

    弘治皇帝就这般按照往常一样,百无聊赖的听奏了八件事。

    这个过程中,他只说了四十二个字。

    等朝会结束后,他钻进御辇。

    一旁伺候的随侍太监说道:“皇爷,据说工匠已经造出脱粒机了,要不要让他们献上来?”

    “献上来吧!仿造了大半年的时间,也总算是有了点眉目。”弘治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

    很快他就回到了乾清宫,却发现刘健和李东阳已经在乾清宫等候。

    二人一见皇帝,便立马齐刷刷的行礼。

    还没等李东阳跪下,弘治就扶着他笑问道:“两位阁老,有什么事非要这么急着来找朕?”

    李东阳恭敬道:“皇上,我二人乃是为了四川按察司副使一事而来。”

    “这事?”弘治皇帝想了想说:“不是安排了张缙吗?”

    “皇上!张缙此人有总督河道之才,今黄河水情,  三年两头险峻,如此人才还是不要放出去的为好!”刘健拱手道。

    弘治皇帝眉头皱了皱,问李东阳说:“那李阁老有无人选?”

    “刑部郎中尹嘉言!”李东阳低头道。

    弘治皇帝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说:“便依阁老所言!”

    李东阳忙遵旨谢恩,这次调动,涉及了年初发生的“四川番贼入松潘坝州坡底关等处”。

    而李东阳和刘健突然改变人选,想必是这案件背后,有着不愿意让张缙去的人。

    弘治皇帝心里也把握不准,但想来是小事,也就没有心思去同阁臣拉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