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崛起的大宋

加入书签


    陆秀夫等人的回来,不仅仅带来了大唐的消息,还给整个大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虽说几人在大唐旁听也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

    可学习到的东西却是难以想象的。

    单单那些他们已经领悟的东西就足以给整個大宋巨大的变化。

    这一点,在很快的时间当中就是显现了出来。

    比如大炼钢,又比如水泥制作。

    这些在国中生的教科书之中有着明确的方法记载。

    钢铁不用多说。

    一个王朝的兴盛,其中钢铁就是最重要的指标。

    又处于琉球所在。

    这里的煤炭和铁矿储备虽然不是很丰富,可大多却是浅层的矿,开采起来极为的简单,加上大唐的技术,很快整个琉球所在,一处处的高炉升了起来。

    而有了钢铁和水泥。

    整个琉球的发展无疑再度上了一个台阶。

    特别在第一个月,陆秀夫等人就仿造了大唐的教育体系,开始在整个琉球恢复起教育之后,这一种发展再度加速了起来。

    虽说中途发生了一些其他事情。

    比如忽必烈在第二年再度发动了南征。

    可这一次的结果和上一次没有任何的区别,大军在海峡之中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这样的结果,瞬间让忽必烈有些迟疑不敢而动了。

    而这无疑给了大宋发展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又陆续从大陆境内迁徙了三百多万百姓而来。

    琉球的人口也终于突破了五百万,其规模已经不下于之前临安的局面了。

    而且由于从大唐那里学到的更为先进的知识,整个大宋的建设无疑再度上了一个台阶,相比于之前偏安一隅的临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由于陆秀夫等人陆续从大唐带来更为先进的知识,大宋的发展更是呈现着爆发式的场景。

    之前所说十年北伐,现在这情况,也许只需要再过三年大宋就有着足够北伐的能力了。

    哪怕是收复河山,再造华夏,在这一刻也变得不是那么不可能了。

    琉球北部。

    一座座庞大的城池耸立。

    难以想象,这仅仅是三年间搭建起来的。

    而这也是整个世界目前为止最大的城池。

    哪怕是现在元大都,临安,汴京,开封都无法媲美,因为这一座城池容纳的人口直接到达了百万除非是巅峰时期的那几座城池可以比拟的。

    可这样的城池在整个琉球却有着超过四座。

    五座城池,分别占据琉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当然这一刻的大宋依旧没有建立皇宫。

    只搭建了一座临时行宫。

    因为整个大宋上下所有人都在考虑着光复中原,还都。

    这一天。

    巨大的行宫之中。

    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赵文,刘辰翁等人陆续到来。

    一共三十人,加上赵昺,这也是所有前往大唐进修的大宋之人。

    和李明想象一样,陆秀夫等人并没有继续无止休的安排人进入大唐境内,哪怕大宋时间过去了三年,也仅仅只是多了七人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