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四十七章 团聚-第2/4页

加入书签
        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每次我读到韩熙载的《感怀诗二章(奉使中原署馆壁)》时,都能够在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

        韩熙载出身贵族,身处在权力集团矛盾重重、竞相争斗的年代,他看透官场的严峻形势,为了逃避南唐后主李煜对自己的重用,醉情于声色,夜夜于家中宴饮,与宾客纵情嬉戏。

        李煜得知后,派画家顾闳中去韩府一探究竟,并由此绘制出了闻名天下的《韩熙载夜宴图》。

        我曾经专程到故宫博物院,欣赏那幅《韩熙载夜宴图》,虽然我并不知道如何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读品评,但我却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画中的人物形象和神态刻画得无比细腻,对宴饮场景的情节性描述生动传神,跃然于纸上。

        我的耳中仿佛听到了嘈切错杂的琵琶律令,看到了婀娜动人的六幺舞韵。

        虽然高朋满座、鼓瑟齐鸣、歌舞欢娱,但画中那个宽袍长袖、眉峰紧锁的老者,却始终郁郁寡欢、心事重重。

        又有谁能够体会,在这纸醉金迷的夜宴行乐之中,有着多么深重的落寞与惆怅。

        那一刻,我读懂了韩熙载,抚触到了他无比复杂却又无可奈何的内心世界。

        正所谓千年一叹、一叹千年。

        人生原本不易,我们都在泥潭里,努力地仰望星空,既然无法挣脱,那便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令人激动的是,我和白晓的感情终于修成了正果,在一个月朗星稀、柔情似水的夜晚,她在电话那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求婚。

        我们终于结束了这段爱情的长跑,选择在这一年的“八一”建军节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典礼,相约白首、相伴余生。

        白晓的父亲已经从军区参谋长的位子上退下了,老爷子戎马半生,现在总算能够过上悠闲的生活,在我们举办婚礼那天,很多他的老部下都到场致贺。

        我所在单位的领导也闻讯赶到,发现新郎竟然是我之后,不禁大吃一惊,连声责怪我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而我只是低头一笑,不做任何回答。

        在此之前,我和白晓的关系一直没有对外公开,这是我们之间的约定。我只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的目标,不想让人说我沾老婆家的光。

        一个周末的午后,我难得半日清闲,坐在家里一边喝茶一边看书,白晓则守在我身旁,这段时间她正在我这边休产假,整天有事没事就对着肚子里的孩子唱儿歌、讲故事,一副初为人母的幸福神态。

        看着她全神贯注的神情,我不禁万分感慨,一直以来她给别人的印象都是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干练,可自从怀了孕以来,女性的温柔细心的天性就被完全激发出来,满脑子都是孩子出生以后的各种幻想,我们之间的话题也大多是今后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我也非常享受这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说实话,如今的我在仕途上并没有太多的追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