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出嫁那天,正是腊月二十,西北风打着呼号,天异常地冷。送亲的人们分坐在四辆大马车上,像二十里外的姐夫家奔跑。我紧挨着姐姐,怕我冷,紧紧地搂着我,还不时捂捂我冻得猫咬似疼的耳朵。我发现姐姐哭了,“二弟,好好上学,姐姐盼你有出息。我不在家了,要听骂的话,帮妈干点活。"姐姐小声嘱咐我。我回头一看,姐姐的眼睛哭红,也好像肿了,她舍不得离开家,更不知道未来的新家,对她意味着什么。在送亲车启动那一刻,母亲也流了泪,她也不知道20岁嫁人的女儿,是否要走她一样的路一一这是一条东北女人相夫教子、劳累奔波、吃苦耐劳的路。
平时少有笑面的父亲,那天喝多了。他笑呵呵地招呼着坐堂亲,陪他们一杯又一杯地喝着烧酒。可我看到,父亲的眼圈红了,送亲车走出好远,他还站在村口瞭望。
姐姐一针一线做的千层底,整整装了半柜子。作为娘家亲,我们受到主宾的待遇。坐完了席,大伙就坐着车往回返,唯独姐姐留在了那个更遥远的小山村里了。
我扯着姐姐的手,莫名其妙地哭了。
穿着姐姐做的千层底,我走过了人生的沟沟坎坎,走到今天,我依然不能忘记姐姐那份牵挂。她熟悉土地及我们的脚,胜过熟悉她自己,年年都会收到她从深山的小村里寄来的土布鞋,穿上它既合脚,又大方,一种温暖油然而生,仿佛姐姐就在我的身边,或是坐在炕上裁剪着,一针一线地缝纫着。这亲情,这离绪,这思念,让我的双眼片刻就潮湿了。
(刊发于1996年8月7日《中国石油报》、2019年3月14日《黑龙江日报》))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平时少有笑面的父亲,那天喝多了。他笑呵呵地招呼着坐堂亲,陪他们一杯又一杯地喝着烧酒。可我看到,父亲的眼圈红了,送亲车走出好远,他还站在村口瞭望。
姐姐一针一线做的千层底,整整装了半柜子。作为娘家亲,我们受到主宾的待遇。坐完了席,大伙就坐着车往回返,唯独姐姐留在了那个更遥远的小山村里了。
我扯着姐姐的手,莫名其妙地哭了。
穿着姐姐做的千层底,我走过了人生的沟沟坎坎,走到今天,我依然不能忘记姐姐那份牵挂。她熟悉土地及我们的脚,胜过熟悉她自己,年年都会收到她从深山的小村里寄来的土布鞋,穿上它既合脚,又大方,一种温暖油然而生,仿佛姐姐就在我的身边,或是坐在炕上裁剪着,一针一线地缝纫着。这亲情,这离绪,这思念,让我的双眼片刻就潮湿了。
(刊发于1996年8月7日《中国石油报》、2019年3月14日《黑龙江日报》))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