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售卖小龙虾的人,不只是青山村的。
附近的几个村子也有人听到了动静,但没人行动,毕竟这事儿悬乎,他们也没尝过小龙虾的美味。
林家村的消息,是由楚义帮忙送过去的。
知道刘权在县城卖鲜活的小龙虾后,林凌就支了这么个招。
这热度是她带出去的,那为什么不让自己亲戚赚?
现在林家留在村里的几个堂哥堂嫂,每天都会送小龙虾到县城,在市场摆摊售卖,和刘权的价格一致,但是他们人多,手也勤快,抢去了不少顾客。
就连林二叔,林三叔,林四叔他们三人,每天闲着没事,也会去钓小龙虾。
原先钓鱼难的很,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天,结果空手而归。
现在不一样啦!
只要往那放下笼子,里头放点带腥味的,不要鸡肉猪肉,放鱼肉虾肉也行,很快就有一堆小龙虾入笼了。
这难道不比坐一下午还见不到鱼要香?
“我真的太喜欢钓小龙虾了!这种一放下诱饵,就有小龙虾入笼的感觉,真令人着迷!”林冬华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林二叔和林四叔虽然没说话,但他们默默的点头。
确实是很令人着迷!
现在三个老头别的也不干了,林秋才除了爱看报纸听新闻的爱好还在,其他时候,一整天都能坐在岸边。
钓的小龙虾,他们也不管儿子怎么卖,反正就倒筐里,任由儿子们处理。
三房的几个儿子也孝顺,认真的记数,把三个老头钓的小龙虾挣来的钱上交。
帮着运到县城卖,一分钱没拿。
钓小龙虾的成本很低,只需要一点臭鱼烂虾,都能钓上来,当然,三个老头也挺讲究,不乐意用臭的东西。(主要是要坐一天,怕熏到自己。)
诱饵都是从河里取的,也不要钱,所以基本上除了时间,就是个无本生意。
有儿子儿媳妇们帮着送到城里卖,三个老头每天都能拿到几块钱,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照这样来看,钓这个小龙虾,倒是比咱们下地还要挣钱呢!”
林秋才有些唏嘘。
种地可比钓小龙虾辛苦多了,风吹日晒,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过日子。
万一遇上干旱或者洪水,那就一年都白干了。
林年生看的明白,劝慰道:“二哥,这钱不长久,等过段时间,城里人不爱吃了,咱们也挣不了这么多了。”
林秋才想想也是。
这东西做的那么费劲,他们自家做了几次后,都不乐意做了。
家里人多,做的量也多,一次就要填进去两个小时的时间,几个儿媳妇都嫌耽误事。
吃着也费时间,又要剥壳又要去虾线的,他们农家人,哪有这功夫。
因而,哪怕他们现在天天钓小龙虾,卖小龙虾,自己却是不怎么吃的。
“二哥和四弟,你们干嘛想这么多,现在有的挣,咱们就多干点呗!”
林冬华不是很明白两个兄弟的感慨。
有钱挣就挣,没钱咱就继续种地。
反正土地永远是他们的根。
林秋才瞪了他一眼:“你以为都跟你一样啊,天天想着吃,这个小龙虾,就属你吃的最多!”
“那,也不怪我啊!”林冬华委屈地低头。
吃东西,也是有窍门的,剥壳快,怎么就成了他的错了!
哼!这可是他唯一能赢过二哥和四弟的地方!他坚决不改!
“我是想着,要是这小龙虾真的那么挣钱,咱们可以承包个鱼塘,专门养这个小龙虾!”林秋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林年生微微挑眉:“二哥你说的是报纸上那个承包制?”
现在上面允许个人向集体承包土地或山林池塘,只要缴纳一定的钱款,签署合同就能承包。
他们这边还没有人做过。
所以也无从借鉴。
“是,还是你懂我!”林秋才欣慰的叹了口气。
“承包是不错的,咱们三凑一凑也够,主要是,不知道这个小龙虾能卖多久!”
“而且这东西,怎么养,咱们也不知道……”
林冬华愣愣的说:“难道不是放河水里就行吗?这东西河里多的很,想必很好养!”
林秋才眼神无奈:“好养是好养,可是天生地养和自己养殖,到底是不一样,咱们也不了解。”
林年生给支了个招:“二哥,你要是想的话,可以到县城找林凌,这个小龙虾的名字,就是她给起的,我寻思她可能会知道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