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九章 不能削,还得涨

加入书签


  ,我:大明战神朱祁镇

  所有人都觉得,陛下答应这件事已是板上钉钉。

  现在只需陛下顺水推舟同意,他们再赞扬陛下圣明,君臣得意,每年二十万两银子的支出就能省下来了。

  朱祁镇内流满面,下西洋啊,这原主,总算是做了一件人事啊,不免我给他料理了这么多的事情。

  穿越大明不开海禁,这还算是穿越?

  朱祁镇狠狠的一拍御案。

  “二十万,每年就用掉了二十万两?”

  朱祁镇豁然起身,言语之间有些激动。

  王佐等人激动的点点头。

  是吧,陛下,你也觉得,朝廷每年二十万两花在这不值得吧。

  只要陛下把它砍了,老臣就保证,这二十万两在别处,绝对可以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太少,太少了”,朱祁镇连连摇头。

  二十万两,对于航海来说,完全就是杯水车薪啊。

  是吧,陛下,你也觉得,太少……

  群臣微笑着,带着一脸的和蔼可亲的笑容开口附和:“陛下说的正是,一年花费这些钱粮,实在是太少……”

  等会,没听错吧,陛下刚刚说了什么,什么太少了?

  刚刚兴奋的神情凝固在了脸上。

  朱祁镇有些惊讶:“诸公也觉得花费太少了?

  这点倒是和朕想到一起去了,一年只调拨堪堪二十万两银子,能做个甚?”

  二十万两银子,能做个甚?

  听到这,王佐觉得自己心口有点隐隐做痛。

  这话要不是看着你是皇帝,王佐非得要请你吃两大嘴巴子。

  让你在那胡求咧咧,二十万两,你知道二十万两能做多少事吗?

  一帮子臣子瞧着陛下那个话头,有种不好的预感。

  朱祁镇继续说到:“靠着这点银子,我大明的船队,何时能恢复到当年七下西洋那般的规模,何时才能走到当年郑和所到之地,甚至走的更远。

  既然诸公也是这么觉得,以后这下西洋的银子,得加,朕看,朕看这几年朝廷手头恐怕都不会富裕了,那就暂定五十万两……”

  殿内的一帮子人现在心中都是万马奔腾。

  加,加钱……

  五十万两,这直接多加了三十万两啊。

  听陛下的意思,他是想恢复到永乐年间那个规模,比郑和当年走的更远………

  我的老天爷,这得多少银子啊。

  永乐年间下西洋的船队,那可是足足人马两万,各色船只近百啊。

  最远,郑和那可是走到了木都骨束,离大明万里之远啊。

  王佐觉得有些发晕。

  殿内的大臣万万没想到,事情发展的和预料之中截然相反,这银子不断没有减下去,反倒是涨了。

  五十万两,几乎是朝廷一年税银的六分之一了。

  一年花这六分之一,就是为了整个八方来贡,万国来朝?

  诚然,这八个字对皇帝来说诱惑力极大,可那是建立在五十万真金白银上面的阿。

  王佐心痛的不能呼吸。

  “陛下”,王佐嘴里发干,叫苦道:“下西洋固然是好事,可户部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了,别说一年五十万两银子,光是这二十万两,如今还没有着落呢。

  再说这重下西洋,万国来朝,光是赏赐……”

  重下西洋,万国来朝,看起来光鲜亮丽,可背地里……

  大明朝贡体系的一大特色就是厚往薄来,就是说,你朝贡的时候送些破铜烂铁,大明回礼的时候,为了上国颜面,可劲的赏赐。

  所以啊,大明周边诸国都是上赶着来朝贡发财,恨不得一年一来,一次呼啦啦的把七大姑,八大姨全都带上。

  最后逼得朝廷没办法,只能是规定时间人数限制。

  大明和瓦剌闹翻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瓦剌朝贡的原因。

  礼部三番五次告诫瓦剌人,可瓦剌人不听啊,还是我行我素,核定三百人的使团,结果直接带来两千来号人来。

  这尼玛,吃大户,打秋风也太明显了吧。

  王佐的意思很直白,再下西洋的话,光是朝贡这笔开销就够呛。

  这陛下嘴里说着要帮户部填补亏空,这怎么亏空越来越大了。

  朱祁镇不动声色,思考半晌,提出了个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