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脱了鞋子让伯伯看看脚底么?”俞伯伯似乎对眼前这小孩儿很感兴趣。
“啊?听说过看面相,没听说过看脚底板的?”方浩灵彻底懵圈了。
“这个...俞伯伯,我给您添些茶水吧。”方浩灵不知所措,只好顾左右而言他。那杯子里明明还有七分茶水,正冒着热气儿呢。
“哈哈,是我太心急了。慢慢来,慢慢来。”俞伯伯朗声笑道。
在父亲点头许可下,方浩灵终于可以逃回自己房间,只听到身后俞伯伯和父亲的几句对话:
“这徒弟我可是收定了啊,为民。”俞伯伯肯定地说道。
“我双手赞成,俞兄知道无尘也早有此意。不过这孩子看着乖,其实很有自己想法,是个有个性的孩子。”父亲说道。
“看得出来。不过,这孩子和我很有缘,顺其自然,不急,不急。”俞伯伯乐呵呵地答道。
*****************
方浩然后来对中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才弄明白了生于中医世家的俞伯伯收徒的讲究。
中医源头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医家。医家以道法自然,重德修身,济世救生为根本。《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被称为医之始祖,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之瑰宝。它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等学说,并且从修行、道德、养生和治病几个层次加以阐述。医术和修炼分不开,古代真正的中医大家都是兼有修行的。
据说古代神医之所以在过去医疗器械和检测设备缺乏的情况下还能准确诊治,医术高超,因为他们通过修行启发了人体特异功能,比如,开天眼后,能看到人体的气场变化情况,透视器官内脏。正史《三国志》与《后汉书》均有记载三国时的名医华佗拥有透视人体的“神目”,成功实施腹部手术的故事。从上古岐伯、黄帝起,历代神医皆有“神技”。
名医收徒弟不仅选择资质根器,还看面相人品。资质不足的不教,人品不正的不教。俞伯伯便是如此。
话说俞伯伯还真是牛人呢。他的爷爷是位有名的中医,但却没有将真传给儿子俞正,而是传给了孙子俞渊源。俞渊源6岁起就跟祖父学习打坐修行、中医基础,成为老爷子的弟子之一。而俞渊源也果然不负爷爷所望,痴迷医学专注修行,而且聪明才高,在欧国金桥大学取得西医检测专业博士学位,兼备中西医理论。他在海内外游历多年,见多识广,也结交了不少各色朋友。唯一曾令其父俞正担忧的是,俞渊源心无旁骛,丝毫不近女色,一直未娶,自然也未有后代。反而俞老爷子豁达地说此乃命数,俞家医道自有传承之人,并说医道乃出于自然归于自然,非哪家独有,一切随缘。
方浩然后来有机会见到俞老爷子这位老神仙,深感幸运,此乃后话。
********
那天之后,无论是父亲还是俞伯伯,都再没有提到拜师收徒的事情。但从那时候起,父亲和俞伯伯经常一起议事儿,大略听出来他们要基于aims项目的研究进行第二代新型产品研发,并计划创立一家更大的健康医药研发公司。俞伯伯声言不参与商业,只做顾问,但他内心里也非常期待一款为民利民的健康医疗产品的出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