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雄关漫道(一)

加入书签


    夕阳西下,如黛的青山起伏不尽,绵延不尽,犹如苍龙入海,又像碧‘波’万顷的大海。群山之间镶嵌着碧绿如‘玉’的稻田和五颜六‘色’的‘花’丛。赤霞当空,微风吹送,棉‘花’状的云朵层层叠叠,懒洋洋地徜徉。

    血红的太阳把一切都染成了金黄‘色’、赤朱‘色’的世界,无数的倦鸟掠过巨大的夕阳,叽叽喳喳,互相追逐,争相归巢,‘春’虫鸣叫,炊烟袅袅。

    然而这一派和平宁静的气氛,却被战争的喧嚣‘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

    诸葛亮、刘禅、马良、向宠、傅彤、关兴、张苞、诸葛乔等一行人,登临当阳西面的锦屏山,观察曹军敌情,商议对策。

    登高望远,山水景‘色’,尽收眼底。

    当阳平原北面的曹军五座军营和南面的荆州军营里,兵士的‘操’练声此起彼伏,骑兵反复演练阵型,集体冲锋,气势惊人,人叫马嘶,南北遥相呼应,煞是热闹。

    广袤的原野上四处游走的斥候星星点点,呵斥声和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和平的宁静。

    往日时辰还在耕作的农夫、放牛的牧童、垂钓的鱼翁、打柴的樵夫,早被惊得了无踪影。

    “‘乱’过三国!任重道远!”想到汉末局势的动‘荡’,刘禅自言自语地叹了一句。

    他‘挺’着小小的身躯,拔剑临风,欣赏着雄伟壮观的景象,感受着大战前浓厚‘激’烈的战争气氛,深感自己肩负历史责任的重大,任重而道远啊。

    “‘乱’过三国”这个词,是后世家乡人用来形容局势极其‘混’‘乱’的一词,诸葛亮他们感到这个词无比新鲜。但他们见惯不惊了,因为刘禅经常口吐一些莫名其妙的新词。

    刘禅穿越到史上最为‘混’‘乱’的汉末时代,虽然贵为官二代,可以无忧无虑、无头无脑地过着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逍遥**日子。

    但是目睹曹‘操’、孙权等军阀的****,天下苍生的苦难,更想到三国归晋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皇汉灭族的悲惨事件,历史的担当如千斤重担压在心口,‘激’发出他无穷的斗志。

    刘禅不由情怀‘激’越,豪情万仗,满是‘吟’诗作对的冲动。

    后世太祖壮怀‘激’烈的雄诗伟词脱口而出: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好词!好词!公嗣做诗进步如此之快,吾等望尘莫及!”关兴、诸葛乔拍手叫好。

    余人也纷纷附和,习以为常地对刘禅行无比崇高、万分崇拜的注目礼。

    诸葛亮轻摇羽扇,粘须品味,以手加额,开怀叹道:“此诗慷慨悲烈,雄沉壮阔,雄奇瑰丽,捭阖,气象雄浑,气势磅礴!果然是帝王级的超级杰作。今有幸听之,如雷贯耳。就是合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七子及曹丕、曹植之才情,也断然做不出此等神作。就算是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曹‘操’,其诗作在此诗面前,也是黯然失‘色’,甘败下风。天何其厚我大汉,斗儿有此君王之‘精’气神,大汉复兴指日可待。”

    “先生缪夸了。此诗非斗儿所作,乃上天一位圣人杰作,太公在梦里反复‘吟’诵我记下来而已。”汗颜不已的刘禅暗笑,伟人太祖的诗词能不气势磅礴吗?

    诸葛亮转过身叮嘱马良、向宠道:“尔等要注意收集记录主公和小主公的诗词歌赋,整理成册,好生保存,以后天下一统,结集出版,供天下人学习,以彰显我大汉文治武功之盛!”

    刘禅抚掌赞道:“师傅志虑深远,真乃大汉帝国之齐天洪福。”

    张苞却在一旁大煞风景,没心没肺,嘟嘟囔囔道:“吾观公嗣贤弟又是开动了搜索神器,才‘吟’得此等好诗!”

    这斯就是欠揍,刘禅鄙夷地瞪了张苞一眼,张苞却熟视无睹,目无旁人地拉着诸葛亮的手,央求道:“师傅,可否在俺的脑袋瓜里也安装一个搜索神器,让吾也‘吟’诗作对,议政论军,出谋划策,与公嗣一比高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